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
《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全文
唐 / 章孝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

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

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

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sòngjìnshìliúchán
táng / zhāngxiàobiāo

zhùsuīàizēngqíngtóng
yīnjūnxiàng使shǐyànshānzhōng

yǒuduōcháoxīnwénjìnguófēng
jīngxīngènghuànchénggōng

注释
去:离开。
住:停留。
异:不同。
爱:喜爱。
憎:厌恶。
君:你。
帝里:都城。
使:让。
厌:厌倦。
故友:老朋友。
多:大多。
朝客:朝廷官员。
新文:新的文章。
艺:艺术。
精:精细。
心:内心。
更苦:更加刻苦。
何患:还怕。
成功:取得成功。
翻译
去留虽然不同,喜爱和厌恶的情感也不一样。
因为你前往都城,让我对山中的生活感到厌倦。
老朋友大多是朝廷官员,新的文章都是国家风范。
艺术创作用心且刻苦,还怕不能取得成功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山中送进士刘蟾赴举》,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表达对朋友即将离开山中的生活而去追求功名的送别之情,抒发了自己对世俗功名的态度和内心的矛盾。

"去住迹虽异,爱憎情不同"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去"指的是将要离开山中的朋友刘蟾,而"住"则是诗人自己选择留在山中。尽管外界环境不同,但内心的喜爱与厌恶之情却各不相同,表明诗人对世俗功名的复杂情感。

"因君向帝里,使我厌山中" 这两句则从反面突出了刘蟾的追求。"帝里"指的是京城,是朝代政治文化的中心。诗人通过朋友的选择,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生活的一种厌倦之情,这种厌倦可能是因为与世俗功名的疏离感而生的。

"故友多朝客,新文尽国风" 这两句展示了刘蟾即将融入的朝廷文化圈。"故友"指的是曾经在山中共同生活的朋友们,而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已成为追求功名的朝客。"新文尽国风"则表明这些朝客所撰写的文章都充满了国家的气息,体现了当时文化的主流。

"艺精心更苦,何患不成功" 最后两句是对刘蟾前途的祝愿。"艺精"意味着技艺或学问的精进,而"心更苦"则表达了一种刻苦钻研、不断追求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精神推动下,成功自然指日可待。

整首诗既是送别之作,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功名与隐逸生活选择的矛盾。通过刘蟾的离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疏离感,同时也为朋友的未来祝福。

作者介绍

章孝标
朝代:唐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
猜你喜欢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三

叉指膝间,目视霄汉。意象轩举,邈无畔岸。

刚大之气,塞于天渊。俯仰无怍,纵心浩然。

(0)

十二咏·其五竹亭

槛外新篁玉笋抽,和烟滴露碧先浮。

此君一日难相舍,疑我前身是子猷。

(0)

诸季招客游东山置酒赋诗以病不果往次其韵

衰病年来百事阑,禅居环绕尽青山。

登高选胜从君乐,隐几忘言输我闲。

一枕清风销永日,三杯浊酒发酡颜。

雀罗可设从来事,东阁常开不是悭。

(0)

初食荔枝四绝句·其一

烟雨濛濛半暑时,轻红旋摘自提携。

不知谁是善知识,断送归家食荔枝。

(0)

游麻姑山二首·其二

宝髻云鬟衣彩霞,飙轮曾过蔡君家。

河滨织女不停织,海上花姑长似花。

几见桑田变沧海,犹将菽粟化丹砂。

此身漂泊干戈际,妙指烦于痒处爬。

(0)

泛舟循惠间山水清绝口号四首·其三

青山碧水白鸥飞,野岸临流有钓矶。

便欲诛茅老沧海,于今江浙可忘归。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