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马龙州次王朝言都宪韵三首·其三》
《宿马龙州次王朝言都宪韵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年年于此驻征骖,宣布深惭读召南。

万里孤心依魏阙,百年吾道在茅庵。

云鹏枉展风中翼,蕉鹿虚传梦里谈。

不是迂疏轻势分,从来名教要人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缜所作的《宿马龙州次王朝言都宪韵三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名教责任的深刻理解。

首句“年年于此驻征骖”,描绘了诗人每年在此地停留,仿佛是在马车上驻足,暗示着他对官场生活的频繁往来和短暂停留。接着,“宣布深惭读召南”一句,表明诗人对于古代经典《召南》的阅读感到深深的自责或反省,可能是指他在官场中的行为与古代圣贤的教诲有所不符,内心充满愧疚。

“万里孤心依魏阙”,诗人以“万里”形容距离之远,表达出自己虽身处万里之外,但心中始终牵挂朝廷(“魏阙”常指代朝廷),体现了他对国家和职责的忠诚。同时,“孤心”一词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或许是在官场中感到孤立无援。

“百年吾道在茅庵”一句,诗人将自己归隐的理想寄托于“茅庵”,表示他追求的是与世无争、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认为真正的“道”(道德、理想)存在于简朴的生活中。这里形成了与前文官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云鹏枉展风中翼,蕉鹿虚传梦里谈”,这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云鹏”(大鹏鸟)和“蕉鹿”(梦中所见的假象)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大鹏鸟在风中展翅却难以高飞,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而梦中所见的假象,则反映了人在追求理想时可能会陷入虚幻的境地。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对理想实现的复杂心情。

最后,“不是迂疏轻势分,从来名教要人担”,诗人强调自己并非逃避现实或轻视权势,而是深知名教(即儒家伦理道德)的责任重大,需要有人承担。这表明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和对自身角色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名教责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其三隐求堂

梦里长逢孟,羹中亦见颜。

痴儿入吾室,真作采薇看。

(0)

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宋柴扉

屋是茅一把,门是柴一束。

是间著宇宙,太仓半粒粟。

吾闻陈家扉,样似陶家屋。

孤松不须双,五柳何用六。

竹篱东复东,添种数丛菊。

剩肯蚤归来,盈尊酒初绿。

(0)

晓泊兰溪

金华山高九天半,夜雪装成珠玉案。

兰溪水清千顷强,朔风冻作琉璃釭。

日光雪光两相射,病眼看来忘南北。

恨身不如波上鸥,脚指为楫身为舟。

恨身不如沙上雁,芦花作家梅作伴。

折绵冰酒未是寒,晓寒真欲冰我肝。

急闭箬篷拥炉去,竹叶梨花十分注。

(0)

秋日早起

鸡鸣钟未鸣,不知乡晨否。

起来恐惊众,未敢启户牖。

残灯吐芒角,上下两银帚。

定眼试谛观,散作飞电走。

(0)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四

后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塞。

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

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

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

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

(0)

初五日晓寒浙人谓之蚕寒盖麦秋寒也

岁岁春寒欲去时,麦牵蚕惹不教归。

早知今晓犹差冷,未肯疏它旧裌衣。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