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初来,梧桐乍落,正是早秋时节。
夜深无计遣愁怀,那更又、灯儿将灭。
罗襦慵解,篆烟微烬,无限幽情难说。
低徊脉脉少人知,还幸有、今宵明月。
鸿雁初来,梧桐乍落,正是早秋时节。
夜深无计遣愁怀,那更又、灯儿将灭。
罗襦慵解,篆烟微烬,无限幽情难说。
低徊脉脉少人知,还幸有、今宵明月。
这首清代词作《鹊桥仙·寄外》由钱凤纶所作,描绘了早秋夜晚的寂寥与愁思。开篇以鸿雁和梧桐落叶象征季节转换,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情绪。词人夜深无法排遣心中的愁怀,灯光摇曳,更添凄凉。接下来,通过描写主人公衣着怠倦,篆香即将燃尽,暗示了内心的孤寂和难以言表的深情。
“低徊脉脉少人知”一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无人能理解其深情厚意。然而,词人并未完全陷入绝望,结尾处以“还幸有、今宵明月”为转折,借明亮的月光寄托希望,寓意即使在远方,也能通过这轮明月传达心意,展现出词人的坚韧与期待。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高标落落敢评题,托物铨量庶似之。
娱客精神真北苑,可人风味剧东篱。
云腴斗早惊先出,霜蕊禁寒属后期。
便欲相称为二陆,居然桑苧与天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