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河口》
《清河口》全文
明 / 钟芳   形式: 古风

河之水,何漫漫。昔与淮相安,今溢淮南岸。

淮流入江古未闻,河水一入江流浑。

清河之口渺无际,黄云浊浪相吐吞。

河滨居民危岌岌,门基水齧无墙壁。

旧时官路已成河,旋结颓茅蔽风日。

日食何能给烟爨,妻啼儿号常夜半。

相看朝夕难自保,流亡已遂惊鸟散。

曾闻三白兆丰馀,水及故岸蝗为鱼。

徵之近岁两无应,飞蝗江北江南俱。

蝗大发,害我禾。水大至,荡我家。明年水至将奈何。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清河口地区因河水泛滥而引发的严重灾情。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河水漫溢、土地被淹、居民生活困苦的场景。

首句“河之水,何漫漫”,开篇即以河水泛滥的景象引入主题,形象地描绘出河水汹涌澎湃、无边无际的壮阔画面。接着,“昔与淮相安,今溢淮南岸”两句对比鲜明,强调了河水泛滥对淮河沿岸的影响,昔日的安宁已被洪水打破。

“淮流入江古未闻,河水一入江流浑”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河水泛滥的严重性,指出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罕见,河水涌入长江后,使得江水变得浑浊不堪。随后,“清河之口渺无际,黄云浊浪相吐吞”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清河口处洪水滔天、黄云翻滚、浊浪翻腾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河滨居民危岌岌,门基水齧无墙壁”两句直接揭示了洪水对居民生活的直接影响,洪水侵蚀着河岸,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诗人通过“旧时官路已成河,旋结颓茅蔽风日”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洪水对道路和居民生活设施的破坏,以及洪水带来的阴暗、压抑的环境。

“日食何能给烟爨,妻啼儿号常夜半”两句描绘了洪水期间居民生活的艰难,他们无法正常获取食物,夜晚更是充满了妻儿的哭泣声。最后,“相看朝夕难自保,流亡已遂惊鸟散”两句表达了居民面对洪水时的无助和恐惧,许多人不得不逃离家园,如同惊飞的鸟儿四处散落。

“曾闻三白兆丰馀,水及故岸蝗为鱼”两句提到过去曾有丰收的预兆,但如今洪水却淹没农田,导致蝗虫也成了鱼的食物,暗示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而,“徵之近岁两无应,飞蝗江北江南俱”两句指出近年来没有出现预示丰收的征兆,江北江南都遭受了蝗虫灾害,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灾害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蝗大发,害我禾。水大至,荡我家”两句总结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和家庭的双重打击。“明年水至将奈何”则表达了对未来洪水的担忧,暗示了灾情可能持续或加剧的趋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清河口地区洪水灾害的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和无力,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于灾难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作者介绍

钟芳
朝代:明   字:仲实   籍贯:明广东崖州   生辰:?—1544

( ?—1544)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猜你喜欢

怀汝思有寄

屈指东游日,人间事事同。

客愁更许拨,吾懒藉相攻。

夜色青灯雨,秋天白简风。

不知从此后,清论向谁工。

(0)

答王新甫·其一

使君殊好在,五马看仍骢。

说剑丰城色,振衣天柱风。

宦携心事远,诗离物情工。

满目交游态,高秋有一鸿。

(0)

再赋得鱼

湖海群分寄,悠然意与深。

相教惟出入,于道有浮沉。

未展垂天翼,犹纡立极心。

宁知子非我,聊复恋蹄涔。

(0)

赠明竺上人

竺师震旦秀,天骨何昂藏。

一雨万流合,斜阳千岭苍。

坐来杨枝水,忽发梅檀香。

拟问西方路,人天并杳茫。

(0)

初葺省中西亭·其二

固爱春阴好,兼愁秋雨声。

以兹无所植,独坐有馀清。

岸帻浮云度,摊书落照明。

避人吾已足,何事更经营。

(0)

送张虞部伯启左迁常州别驾·其二

国难徵兵日,君恩佐郡年。

郡横秦望雨,兵入蓟门烟。

众谓波相及,吾知道固然。

还期保障意,兹地股肱偏。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