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师震旦秀,天骨何昂藏。
一雨万流合,斜阳千岭苍。
坐来杨枝水,忽发梅檀香。
拟问西方路,人天并杳茫。
竺师震旦秀,天骨何昂藏。
一雨万流合,斜阳千岭苍。
坐来杨枝水,忽发梅檀香。
拟问西方路,人天并杳茫。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赠予一位名叫明竺的上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竺师(可能是一位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人)的风采,赞美他如东方的秀逸之士,气质非凡,骨骼挺拔。雨水过后,万物融合,夕阳映照下群山显得更加苍茫。诗人与竺师品茗交谈,感受到禅意中的杨枝甘露和梅檀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最后,诗人欲询问通往西方佛教圣地的道路,却发现人世间与佛国都笼罩在迷茫之中,暗示了佛法的深远与神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法哲理的思考。
左掖连蓬岛,南山直上林。
具瞻隆一代,寿域启来今。
参井垂光厚,岷峨结秀深。
精英应霄汉,呼吸有晴阴。
紫阁淩遥跂,丹梯极峻临。
为云霈膏润,作柱定崎嵚。
夕雾濡文豹,朝阳集瑞禽。
芝兰春掩映,松柏晚萧森。
入昼星分彩,登歌玉振音。
朋来崧华并,礼绝省台钦。
不转惟恒性,长存是古心。
永宜邦国殿,未受雪霜侵。
功业岐阳鼓,文章泗水金。
终期荐韶轸,一奏午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