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才分,鸿濛凿破,云收雾开。
见曦魂蟾魄,升沈昼夜,光含万象,机应丹台。
火里栽莲,水中捉月,两个人人暗去来。
鹊桥畔,任传神送气,巽户轰雷。微哉。火候休猜。
无师授徒劳颜闵材。
问从头下手,收因结果,争魂夺命,何处胚胎。
小法旁门,幸勤一世,谩道修真不惹埃。
争如我,水晶宫里,独步琼阶。
太极才分,鸿濛凿破,云收雾开。
见曦魂蟾魄,升沈昼夜,光含万象,机应丹台。
火里栽莲,水中捉月,两个人人暗去来。
鹊桥畔,任传神送气,巽户轰雷。微哉。火候休猜。
无师授徒劳颜闵材。
问从头下手,收因结果,争魂夺命,何处胚胎。
小法旁门,幸勤一世,谩道修真不惹埃。
争如我,水晶宫里,独步琼阶。
这首《沁园春·其二》是宋代夏元鼎的作品,词中以太极开篇,描绘了宇宙开辟之初的宏大景象,云雾散去,日月星辰交替显现,象征着阴阳变化与生机勃发。"火里栽莲,水中捉月"形象地比喻修炼者的内省与追求,暗示修炼过程中的艰难与神秘。"鹊桥畔,任传神送气,巽户轰雷"则借神话传说,表达修炼者与天地自然的感应。
接下来,词人批评没有师承指导的盲目修炼,强调修真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指出要从源头开始,注重因果循环,而非盲目追求。"争魂夺命,何处胚胎"进一步揭示了修行的本质,即寻找生命的根本和真理的源头。
词的结尾,夏元鼎表达了对真正修真者的赞赏,他们如同在水晶宫中独自攀登仙阶,不为尘世所扰,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地。整首词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理念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