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棹歌六首·其二》
《棹歌六首·其二》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朝朝风雨送船行,白日无晴夜有晴。

东岸□灯西岸见,中间犹自不分明。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棹歌六首(其二)》描绘了江上行舟时的风雨变幻与光影交错之景,充满了流动的美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句“朝朝风雨送船行”,以“朝朝”强调风雨的频繁,而“送船行”则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感,仿佛风雨是船只前行的伴侣,既衬托出旅途的艰辛,也暗示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这里的“风雨”不仅指天气现象,也暗喻人生的波折与挑战。

次句“白日无晴夜有晴”,对比鲜明地描绘了白昼与夜晚的不同景象。白日里风云莫测,难以预测,而夜晚却有着独特的明亮与宁静。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感慨。

接着,“东岸□灯西岸见”,“□”处应为“或”字,完整句子为“东岸或灯西岸见”。这一句通过“或”字的使用,巧妙地表达了灯光可能在东岸也可能在西岸,增加了画面的不确定性与探索性,仿佛在引导读者去想象那未知的光亮,增添了一种期待与好奇。

最后,“中间犹自不分明”,则将读者的思绪拉回现实,指出尽管有诸多尝试去理解或寻找,但最终还是未能完全清晰地把握住那些变化与光亮。这句话蕴含了对人生复杂性和不可完全掌握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与人生的复杂多面,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未知与不确定性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寄子约弟

两地承严窜,同时罢省郎。

因书问舟楫,何日下沅湘。

客梦频栖月,征途欲戒霜。

平生题赋意,那得倦游梁。

(0)

张公洞二首·其一

兹山灵气在,复以至人传。

石壁晴飞雨,松门昼锁烟。

万形疑海市,一线引壶天。

为问苍苔迹,青骡去几年。

(0)

哭子安兄四首·其二

昔侍尚书省,同趋建礼门。

一朝随往化,何日更飞翻。

泪尽堪流血,情来讵返魂。

君苗徒毁笔,那复睹平原。

(0)

岁暮园亭对菊寄子约弟

不缘归卧久,那复岁将阴。

策足嗟行路,惊翰屡绕林。

雁来吴地少,雪到蓟门深。

独有荒台菊,能关池草心。

(0)

徐公子见访对月有作

怜余杜门日,眷尔驻车情。

世事杯中尽,浮名物外轻。

女墙淮月上,客坐楚云生。

为语高林鹊,相依且莫惊。

(0)

湖上雪后

长湖延眺处,挂席隐情遥。

洞口云常结,崖阴雪未消。

身惭从宦侣,迹喜混渔樵。

别后春萝月,山阿易寂寥。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