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谈禅》
《谈禅》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古风

禅僧晚相投,貌古似落魄。

说性说虚空,彫心苦摸索。

千百则公案,信口无一错。

有蝉隔窗鸣,与僧恣酬酢。

僧喝蝉不知,僧怒蝉不觉。

蝉厌忽飞去,僧语无处著。

呼儿掩柴扉,请僧自行脚。

(0)
翻译
夜晚时分,禅师前来拜访,面容苍老仿佛流浪者。
他们谈论佛性与空无,用心雕琢内心,苦苦探索真理。
他们讲述无数公案,随口道来,没有一句错误。
窗外蝉鸣声声,与禅师随意交谈,互动热烈。
禅师对蝉的叫声浑然不觉,对蝉的离去也毫不在意。
蝉忽然飞走,禅师的话语似乎失去了对象。
唤来孩子关上柴门,让禅师独自继续他的修行之路。
注释
禅僧:修行的和尚。
晚:夜晚。
落魄:流浪者的状态。
性:佛性。
虚空:空无。
公案:佛教中的疑难问题。
信口:随口。
错:错误。
恣:任意,随意。
酬酢:交谈,应对。
喝:对...无反应。
怒:生气。
不觉:未察觉。
厌:厌恶。
飞去:飞走。
著:着落,对应。
儿:小孩。
掩:关闭。
自行脚:独自修行。
鉴赏

这首宋诗《谈禅》描绘了一幅僧人与访客夜晚禅谈的场景。诗人以禅僧为对象,通过其外貌的“落魄”形象和深入探讨佛法的“雕心苦摸索”,展现出僧人的专注与执着。禅僧对佛理的讲述“千百则公案,信口无一错”,显示出其深厚的禅学造诣。窗外蝉鸣与僧人的互动,构成了一种禅境中的对话,蝉的无知与僧的沉思形成对比。最后,蝉的厌倦和飞走,象征着禅谈的无常与禅者的超脱,僧人则回归自我,吩咐童子关门,独自继续修行之路。整首诗寓禅意于日常,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特点。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二丙寅生日自作

老子开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痴顽。

昨非今是有无间。惟惭新赤绂,不称旧苍颜。

休羡长年并极富,休贪宝带腰镮。

人生难得是清闲。急须抛县印,归去隐家山。

(0)

龙渊

脩竹不知数,云藏小渭川。

亭沼经营初,观者日骈阗。

耆旧为我语,中有一龙渊。

时时见怪象,吐气如长烟。

渔人或舣舟,樵牧不敢前。

兹实总角时,耳聆父老言。

相携示其处,止水涵青黫。

沈沈不见底,似有蛟蛇蟠。

我时心语口,龙岂居其间。

江湖非不广,而此栖蜿蜒。

有无未可知,疑信空相传。

皇天傥困汝,时至须腾骞。

沧溟可以家,一徙窟宅悭。

变化作霖雨,涤荡骄阳愆。

(0)

晚意

睡起书斋寂,疏帘独上钩。

雨馀鸦噪晚,天阔雁横秋。

物色供吟赋,功名叹滞留。

兵戈今未息,回首不堪愁。

(0)

次韵南伯唐福道中

宿雨郊原润,晨风草木凉。

村醪饶客醉,山鸟笑人忙。

石罅泉能洁,篱根笋自香。

箯舆终日倦,惆怅旧林塘。

(0)

夔州元宵和曾端伯韵四首·其一

绮陌家家不下帘,花光世界总成莲。

村歌社舞欢呼处,都道今年胜去年。

(0)

淡白

白头白项翅铺银,入手观来却似冰。

此虫异众称奇白,总无颜色是将军。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