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
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
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
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
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
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
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
这首诗名为《真珠泉》,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泉水的生动景象和其独特的魅力。首句“泉光四散骇猿猱”,形象地写出泉水喷涌时的光芒四溅,连猿猴也为之惊动,展现了泉水的活力。次句“迸起平池点滴高”进一步描绘了泉水从平池中跃出,水花四溅的动态画面。
诗人接着通过“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泉水的喜爱和珍视。人们愿意付出努力,用瓶子汲取泉水,即使梦想再多,也愿意为之辛劳。泉水的声音在夜晚雨中穿透稀疏的窗帷(疏箔),在春天的微风中流入小槽,显示出其不凡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则以雷峰山下的草地为背景,暗示泉水虽被蓬蒿所遮掩,但其清泉之美依然存在,引人遐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真珠泉的细腻描绘,赞美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
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
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
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
少者任所归,老者无所携。
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
累累作饿殍,见之心若摧。
其夫死锋刃,其室委尘埃。
其命即用矣,其赏安在哉。
岂无黔敖恩,救此穷饿骸。
谁知白屋士,念此翻欸欸。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难将一人农,可备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输咸京。
黄河水如电,一半沈与倾。
均输利其事,职司安敢评。
三川岂不农,三辅岂不耕。
奚不车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农父言,何计达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