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惠我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我所忧,下述君所移。
开缄读三四,亦足破烦污。
丈夫立万仞,肯受寻尺拘。
不见柴桑人,丐食能欢娱。
孟轲走四方,从者数十车。
出处固有间,谁能别贤愚。
鄙夫患得失,较计于其初。
高天与深渊,悬绝徒嗟吁。
良友惠我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我所忧,下述君所移。
开缄读三四,亦足破烦污。
丈夫立万仞,肯受寻尺拘。
不见柴桑人,丐食能欢娱。
孟轲走四方,从者数十车。
出处固有间,谁能别贤愚。
鄙夫患得失,较计于其初。
高天与深渊,悬绝徒嗟吁。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得何时矩书》是一首表达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首先以朋友赠送的书为引子,通过书信内容,揭示了朋友间的相互关心和理解,书中的讨论涉及忧虑与改变,显示出深厚的友情。接着,诗人借柴桑人和孟轲的例子,强调了人生境界的差异和贤愚之别,暗示了不应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而应有开阔的胸襟。
诗中“丈夫立万仞,肯受寻尺拘”一句,表达了大丈夫应有的气概,不应被琐碎之事束缚,寓意人应当有远大的志向和不拘小节的胸怀。最后,“鄙夫患得失,较计于其初”批评了那些过于在意得失的人,而“高天与深渊,悬绝徒嗟吁”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天地之大的感慨,认为人们应当超越这些表面的差距,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赞美友情的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出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
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
遗音髣髴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
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
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
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于前。
岂知山高水深意,久以写此朱丝弦。
酒酣耳热神气王,听之为子心肃然。
嵩阳山高雪三尺,有客拥鼻吟苦寒。
负琴北走乞其赠,持我此句为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