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意》
《夜意》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

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

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

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

(0)
注释
蕙炷:指用蕙草制成的香料。
炉薰:香炉中升起的香气。
兰膏:用兰花提炼的蜡烛。
烛艳:蜡烛燃烧时的鲜艳色彩。
夜风:夜晚的风。
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晓月:拂晓的月亮。
亏弦:月亮像弦乐器一样缺损。
鹊:喜鹊。
星低汉:银河看起来较低。
乌啼:乌鸦的叫声。
树暝烟:树木在暮色中显得朦胧。
墙外柳:墙边的柳树。
三起复三眠:反复地醒来和入睡。
翻译
香炉中的蕙草气息已断,兰膏蜡烛的光彩正在消减。
夜晚的风声频繁响起,拂过各种声响,拂晓的月亮逐渐缺损如弦。
喜鹊飞过,银河显得更低,乌鸦在昏暗的树梢上啼叫。
只有墙外的柳树,一次次醒来又沉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夜意》,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起伏。首句“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以蕙草香料燃尽的炉火和兰膏蜡烛的逐渐消耗,暗示夜已深沉,时光悄然流逝。接下来,“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描绘了夜晚微风轻拂,带来自然的声音,以及月亮在黎明前渐渐缺损的景象,寓示着时光的流转。

“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通过鹊鸟归巢、星光低垂和乌鸦鸣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最后两句“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以墙外的柳树随夜风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时而清醒,时而陷入沉思,反复无常,如同柳树的起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借夜的寂静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思绪万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内心情感的微妙刻画。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颂古五十三首·其五十二

大龙景物最幽妍,涧水山花照眼鲜。

坚固法身何必问,风光长在劫壶先。

(0)

送僧归雁山

秋来归去雁山阿,为问龙湫诺讵那。

贪看高崖千丈雪,伽梨打湿竟如何。

(0)

宝公和尚赞

鹰窠大士,示现无方。生于宋代,老于齐梁。

杖头刀尺,隐显全彰。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至今坐断独龙冈。

(0)

刺血写法华

矮窗岑寂中,一字一点血。

血尽笔秃时,止止不须说。

(0)

开眼入定赞

六用如如体不分,耳能观色眼能声。

而今老大宜安分,眼自观兮耳自听。

(0)

达磨祖师赞

跨水行人语不符,绝江足踏一茎芦。

此时独自栖栖去,今日人将入画图。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