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
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
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
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
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
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
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
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夜意》,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起伏。首句“蕙炷炉薰断,兰膏烛艳煎”以蕙草香料燃尽的炉火和兰膏蜡烛的逐渐消耗,暗示夜已深沉,时光悄然流逝。接下来,“夜风多起籁,晓月渐亏弦”描绘了夜晚微风轻拂,带来自然的声音,以及月亮在黎明前渐渐缺损的景象,寓示着时光的流转。
“鹊去星低汉,乌啼树暝烟”通过鹊鸟归巢、星光低垂和乌鸦鸣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最后两句“惟应墙外柳,三起复三眠”,以墙外的柳树随夜风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时而清醒,时而陷入沉思,反复无常,如同柳树的起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借夜的寂静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思绪万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内心情感的微妙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