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偶成二颂·其一》
《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偶成二颂·其一》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绝句

原夏南归寂照庵,潜移性海入华严。

从来野寺门风拙,频与西堂受小参。

(0)
鉴赏

文彦博所作《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偶成二颂(其一)》一诗,以禅宗语境为背景,展现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原夏南归寂照庵,潜移性海入华严。”这两句描绘了僧人顺师在夏日结束时,返回寂照庵进行结夏修行的情景。他如同潜入深邃的性海,探索华严世界的奥秘,隐喻着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的深入探索与自我超越。

“从来野寺门风拙,频与西堂受小参。”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寂照庵作为野寺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拙”并非贬义,而是指其自然、质朴的风格,与繁华世俗形成鲜明对比。同时,频繁地参与西堂的小参活动,体现了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的精进与实践,以及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尊重与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文彦博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顺师个人修行的关怀,也展现了对整个僧侣群体精神追求的敬意。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道士王如晦真赞·其一

色如春温,若可与言。神如水清,不可以烦。

子乔仙去远矣,乃今识其裔孙。

任造化之日逝,独湛然而常存。

(0)

赴喜雪御筵归作

喜雪排筵晓漏催,玉人传诏下天来。

香随日转蓬莱近,花带春回锦绣开。

一线新阴留鼓吹,三登和气入樽罍。

叨沾惠渥思归美,授简梁园愧乏才。

(0)

寄宿隐静东轩轩外竹引飞泉落地中隔窗闻之如秋雨泻檐声

踏残西日寄僧房,一炷炉熏秋夜长。

谁作响泉喧客枕,梦回攲听雨淋浪。

(0)

候张彦智承出

萦蛇路转惬登临,一室翛然客静心。

杖履主人山下去,风鸣岩壑自幽深。

(0)

谒蒋仲远坐中出所知和徐学士诗归而次韵二首是日饮仲远宅见二侍儿·其一

剥啄龙门未厌频,履声容易出云津。

求羊径扫无它客,王谢堂前宴令辰。

心醉不知帘外雨,眼花唯觉坐中春。

留连更欲穷欢赏,惆怅金壶启夕沦。

(0)

九日陈少阳同戴国衡王虞章游天清寺菊坡不蒙践约次韵少阳

太丘道广固难周,自有良朋结胜游。

莫使弹琴防性气,只堪寻竹占清幽。

三篇解索诗偿债,一醉那无酒唤愁。

贫甚渊明在环堵,忍教空负菊花秋。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