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师相本清才,可惜端平晚节乖。
纵使勋名惭涑水,肯教薪火坠迂斋。
梅花诗思犹馀墨,槐木园林已伐柴。
便拟酿成安晚醁,借来还往一瓻皆。
梦溪师相本清才,可惜端平晚节乖。
纵使勋名惭涑水,肯教薪火坠迂斋。
梅花诗思犹馀墨,槐木园林已伐柴。
便拟酿成安晚醁,借来还往一瓻皆。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安晚郑忠定王的追忆与感慨。全诗以“梦溪师相”开篇,点明了安晚郑忠定王的身份与才华,却惋惜于他晚年行为的不妥。接着,诗人通过“纵使勋名惭涑水,肯教薪火坠迂斋”两句,表达了对安晚郑忠定王功业与学问的肯定,同时也对其晚节的遗憾。
“梅花诗思犹馀墨,槐木园林已伐柴”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象征着人生的起落与世事的无常。梅花虽已凋零,但诗人的才情犹存;槐木园林虽已消失,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永存。这不仅是对安晚郑忠定王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深思。
最后,“便拟酿成安晚醁,借来还往一瓻皆”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安晚郑忠定王的精神与作品传承下去的愿望。安晚醁,可能是指一种酒,这里借酒喻人,表达对安晚郑忠定王的敬仰与怀念。同时,诗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安晚郑忠定王的作品能够流传于世,为后人所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晚郑忠定王生平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与传承。
愿一见公,竟不及见而卒。
客有为以赋此曲者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
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
应念兰心薰性。
对芳年、才华自信。
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
可惜闲情未领。
但雕梁、尘销雾暝。
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