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如来大圆觉,切忌将心重卜度。
鸟窠拈起布毛吹,未透玄津休摸索。
即是如来大圆觉,切忌将心重卜度。
鸟窠拈起布毛吹,未透玄津休摸索。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中的第三十首。诗中以佛教教义为背景,强调了修行者的悟性与直指人心的重要性。"即是如来大圆觉",意指修行者已经达到了佛的最高智慧境界,无需外在的度量或推理。"切忌将心重卜度",劝诫人们不要执着于心智的分析和猜测,因为真正的觉悟源自内心的直接体验。
"鸟窠拈起布毛吹",借用禅宗公案,比喻修行者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而应像鸟儿对待羽毛般轻轻一吹,穿透事物的本质。"未透玄津休摸索",进一步强调在尚未完全领悟深奥的佛法精髓时,不应过度探究,应保持谦虚和耐心,等待自然的领悟。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鼓励修行者通过内在的直觉和体验而非外在的逻辑推理来寻求真理。
昔贤寄沉冥,遗迹表江岸。
刳中若纸臼,青黄岂沟断。
鼓缶歌如渑,瓠落恣汗漫。
鲸饮聊止戈,蚕头剜柔翰。
岂惟勤小物,庶用托遐观。
盈虚有迭代,壑舟乃回换。
形模尚轮囷,铭识已芜漫。
明牧展旷筵,临盼起渊玩。
举釂咸尽欢,辍箸屡兴叹。
缅怀若旦暮,偕游等鹏鴳。
斡弃何足伤,坚贞赖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