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条曾欲截来辕,应讶行人数往还。
归老故园犹得在,满斟杯酒谢荆山。
丛条曾欲截来辕,应讶行人数往还。
归老故园犹得在,满斟杯酒谢荆山。
这首诗名为《过荆山寺》,作者是宋代诗人林季仲。诗中以荆山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首句“丛条曾欲截来辕”,形象地描绘了荆山寺可能曾是行人歇脚或祈福的地方,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过往的繁华。次句“应讶行人数往还”,通过想象荆山寺对于来往行人的惊讶,流露出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感叹。
后两句“归老故园犹得在,满斟杯酒谢荆山”,诗人以“归老故园”表达自己对家乡的依恋,庆幸还能回到久违的家园。而“满斟杯酒谢荆山”,则不仅是对荆山寺的致意,也是对自己人生旅途中的荆棘与陪伴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往还知分熟,酬赠思同新。
嗜饮殷偏逸,闲吟卿亦贫。
古苔寒更翠,修竹静无邻。
促席灯浮酒,听鸿霜满身。
浅才唯是我,高论更何人。
携手宜相访,穷行少路尘。
文行成身事,从知贵得仁。
归来还寂寞,何以慰交亲。
芳草色似动,胡桃花又新。
昌朝有知己,好作谏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