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其六》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其六》全文
清 / 章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飞泉树杪隔溪闻,洗出青天几片云。

金碧楼台残照里,天然一幅李将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云寺周边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句“飞泉树杪隔溪闻”,以“飞泉”点明水之动态之美,而“树杪”则暗示了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通过“隔溪闻”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营造了一种距离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听到了远处泉水潺潺的声音。

次句“洗出青天几片云”,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比作被泉水洗涤过的一块巨大的蓝色画布,几朵白云如同点缀在这幅画布上的白色花朵,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天空的纯净与辽阔。这里的“洗出”二字,不仅描绘了云朵在蓝天中的形态,也暗含了诗人对大自然清新脱俗之美的赞叹。

第三句“金碧楼台残照里”,转而描绘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画面。在夕阳的余晖中,金碧辉煌的楼台显得格外耀眼,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韵味。这句诗通过“残照”一词,巧妙地将时间的概念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情感。

最后一句“天然一幅李将军”,以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世称李将军)的作品来比喻,表达了对眼前景象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天然”二字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原始美和不可复制性,而将其比作李将军的画作,则意味着这种美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蕴含着深邃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赞赏。

作者介绍

章简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对月,同王户部

一片长安月,随人万里寒。

独怜沧海客,同向越台看。

肝胆光能照,河山影未残。

浮云自西北,惆怅倚阑干。

(0)

题画四绝句·其二

多时放牧出天閒,边事无功马自閒。

杨柳千条溪一曲,可怜神骏老空山。

(0)

古大夫宅下马石歌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

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州北门。

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

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铸镇宅钱。

古钱出土铜锈紫,留与后人知宅址。

钱铸何年石能语,此石不刻党人碑,又不贡筑艮岳兼花移。

大夫五马何逶迤?留题七星岩石方来归。

大夫归来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尘时。

当国者谁蔡太师。吁嗟时事已可知。

大夫下马心应悲,朝更代改宅何有?

大夫名在马骨朽。

惟有此石长不刓,大书深刻苔花寒。

摩挲欲具袍笏拜,当作到氏奇礓看。

(0)

西贡杂诗·其十

金碧楼台眼界新,竞将工巧诧西人。

竹篱茅舍清江上,几树幽花本色春。

(0)

崧里烈妇篇为门下士大埔何寿慈妻萧氏作

吾门有何生,其才清且美。

弱冠赫有声,不愧名家子。

火色法宜贵,祗忧不寿尔。

奈何衿未青,一鸣竟长已。

有妇氏曰萧,从容殉之死。吁嗟乎!

造物忌才尤忌名,何生惟有才,不幸与之撄。

烈哉妇!乃以一死婉婉上与造物争。

才虽可死名不死,岂非赖此闺中英?

君不见崧里之山高嶪嶪,崧里之水扬益洁。

中有峨峨双绰楔,天荒地老名不灭。

(0)

小除日与晓沧游开元寺,遂西过叩齿庵,傍城根园池抵南门,登楼晚眺作·其四

眼看烂漫好年光,城上高楼野趣长。

斜日细吟南涧句,蓣藷花紫菜花黄。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