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树杪隔溪闻,洗出青天几片云。
金碧楼台残照里,天然一幅李将军。
飞泉树杪隔溪闻,洗出青天几片云。
金碧楼台残照里,天然一幅李将军。
这首诗描绘了慈云寺周边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句“飞泉树杪隔溪闻”,以“飞泉”点明水之动态之美,而“树杪”则暗示了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通过“隔溪闻”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营造了一种距离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听到了远处泉水潺潺的声音。
次句“洗出青天几片云”,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空比作被泉水洗涤过的一块巨大的蓝色画布,几朵白云如同点缀在这幅画布上的白色花朵,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天空的纯净与辽阔。这里的“洗出”二字,不仅描绘了云朵在蓝天中的形态,也暗含了诗人对大自然清新脱俗之美的赞叹。
第三句“金碧楼台残照里”,转而描绘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画面。在夕阳的余晖中,金碧辉煌的楼台显得格外耀眼,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韵味。这句诗通过“残照”一词,巧妙地将时间的概念融入其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情感。
最后一句“天然一幅李将军”,以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世称李将军)的作品来比喻,表达了对眼前景象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天然”二字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原始美和不可复制性,而将其比作李将军的画作,则意味着这种美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更蕴含着深邃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赞赏。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
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州北门。
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
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铸镇宅钱。
古钱出土铜锈紫,留与后人知宅址。
钱铸何年石能语,此石不刻党人碑,又不贡筑艮岳兼花移。
大夫五马何逶迤?留题七星岩石方来归。
大夫归来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尘时。
当国者谁蔡太师。吁嗟时事已可知。
大夫下马心应悲,朝更代改宅何有?
大夫名在马骨朽。
惟有此石长不刓,大书深刻苔花寒。
摩挲欲具袍笏拜,当作到氏奇礓看。
吾门有何生,其才清且美。
弱冠赫有声,不愧名家子。
火色法宜贵,祗忧不寿尔。
奈何衿未青,一鸣竟长已。
有妇氏曰萧,从容殉之死。吁嗟乎!
造物忌才尤忌名,何生惟有才,不幸与之撄。
烈哉妇!乃以一死婉婉上与造物争。
才虽可死名不死,岂非赖此闺中英?
君不见崧里之山高嶪嶪,崧里之水扬益洁。
中有峨峨双绰楔,天荒地老名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