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难画莫如马,近朝惟数李伯时。
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
头类渴乌尖插耳。竟度流沙轻万里。
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
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
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
古称难画莫如马,近朝惟数李伯时。
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
头类渴乌尖插耳。竟度流沙轻万里。
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
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
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
此诗《李伯时画浴马图》由元代诗人杨载所作,通过对李伯时所绘《浴马图》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诗中首先提到“古称难画莫如马”,表达了马作为绘画题材之难,而“近朝惟数李伯时”则赞扬了宋代画家李伯时在马的绘画上成就卓著。接着,诗人通过“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两句,巧妙地将李伯时画中的马与帝王的服饰联系起来,暗示了马的骨骼结构之精细,非亲眼所见难以领略其妙。
“头类渴乌尖插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马的头部特征,仿佛一只渴望饮水的乌鸦,尖尖的耳朵显得格外灵动。接下来,“竟度流沙轻万里”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马的奔跑速度和力量,如同穿越茫茫沙漠,轻松跨越万里的距离,展现出马的非凡气魄。
“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两句,通过圉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马的神态与动作,即使在沐浴时也保持着警惕,仿佛担心自己会突然化身为龙,跃入水中,充满了神秘与想象。
最后,“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四句,诗人以自身贫苦的生活状态为背景,表达了对马的向往与追求。尽管无法亲自骑乘,但对马的热爱与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同时,通过“大胫薄蹄何足愿”这一反问,表达了对马的外貌特征的赞美,以及对马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李伯时《浴马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马这一主题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名士为官处,登楼景好题。
县城蚕市闹,村墅鹊巢低。
日暖园蔬嫩,烟晴垄麦齐。
长宜同此望,那忍话分携。
蓝田王顺升仙处,白傅曾题似更稀。
野客暂游期欲住,山禽何事叫思归。
称心不独烟霞媚,适口仍逢笋蕨肥。
两日正当寒食日,家园忘却有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