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峰头一谪仙,何时种玉已成田?
开经犹在松阴里,读到南华第几篇。
千仞峰头一谪仙,何时种玉已成田?
开经犹在松阴里,读到南华第几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访松岭徐锐师》。从这四句话可以看出,诗人是在向一位隐居在千仞峰的仙人提问,询问他何时种下的玉已长成田园。"开经犹在松阴里"表达了仙人对道家的修炼之法仍旧研读不息,生活在青松的阴凉处。"读到南华第几篇"则是指仙人正在阅读《庄子》,又称《南华经》,这部道家哲学巨著。
诗中蕴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家文化的尊崇。施肩吾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在这里,"千仞峰头一谪仙"这一意象构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景象,而"何时种玉已成田"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浪漫想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在山水之間寻找心灵寄托的风貌。
兄弟有辉光,翻飞在帝乡。
朝回趋建礼,节赏遇端阳。
花缔金门萼,鸿联玉殿行。
辟兵同繫缕,窃命并含香。
采艾悬郎署,分蒲引客觞。
诗惭称小谢,名忝继元方。
晞露湛恩渥,披云藻思扬。
常兹欢宴会,无复梦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