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几死那可诬,不畏生张说,只有今董狐。
- 鉴赏
这首诗《今董狐》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刘知几”、“生张说”和“今董狐”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公正记录历史的坚守与赞美。
“刘知几死那可诬”,开篇即以“刘知几”为例,暗指历史上那些敢于直言、公正记录历史的人物。刘知几是中国唐代史学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公正的历史观著称,此处借其名,强调了历史记录者应秉持的正直与客观精神。
“不畏生张说”,进一步指出即使面对强大的势力或个人,公正的历史记录者也不应畏惧,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这里的“生张说”可能指的是某种错误观点或权威言论,代表了对权力的挑战和对真理的追求。
“只有今董狐”,最后点明主题,将自己比作“今董狐”。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史官,以其敢于记录事实、不畏权贵而闻名。洪亮吉在此自比为当代的董狐,表达了自己对于公正记录历史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对后世的史家寄予了期望,希望他们能像董狐一样,不畏强权,坚持真理。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录者角色的理解和期待,以及对于公正、勇敢精神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伦右溪云谷之约
云谷我所慕,眷游迟其期。
霖雨倏以霁,岩壑储清辉。
亭亭云上楼,霭霭岚中扉。
朱实垂前荣,互萝翳其篱。
溽暑无留辙,凉风有深居。
忆我同袍友,取乐方在兹。
瑶篇愐盱枉,凝神忽相随。
会晤期不爽,对景起长怀。
短章答嘉惠,伫立增怅咨。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二十
衡湘古雄邦,风气犹颇真。
民居限山溪,习尚犹古淳。
羲黄虽世隔,濂溪迹尚新。
九疑留舜辙,桃源嗟暴秦。
迫今百代下,湮沦同飞尘。
君行过湘江,敦古心应勤。
精神苟相契,异世情自亲。
不瑕圣孔父,从渠好问津。
他年石屋归,为藏折角巾。
候我采药来,山花我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