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二十》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二十》全文
明 / 霍韬   形式: 古风

衡湘古雄邦,风气犹颇真。

民居限山溪,习尚犹古淳。

羲黄虽世隔,濂溪迹尚新。

九疑留舜辙,桃源嗟暴秦。

迫今百代下,湮沦同飞尘。

君行过湘江,敦古心应勤。

精神苟相契,异世情自亲。

不瑕圣孔父,从渠好问津。

他年石屋归,为藏折角巾。

候我采药来,山花我主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衡湘地区古老淳朴风俗的怀念与向往。诗人以“衡湘古雄邦”开篇,点出地方的历史厚重感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接着,“风气犹颇真”一句,表达了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赏。诗人进一步通过“民居限山溪,习尚犹古淳”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文习俗的和谐共生,强调了这种古朴生活方式的珍贵。

“羲黄虽世隔,濂溪迹尚新”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先贤思想的传承与敬仰。通过“九疑留舜辙,桃源嗟暴秦”这两句,诗人借用了舜帝南巡和桃花源的故事,既赞美了古代圣贤的德行,也对暴政进行了隐晦的批评,同时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迫今百代下,湮沦同飞尘”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文明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的忧虑。“君行过湘江,敦古心应勤”则是对友人方棠陵的勉励,希望他能保持对古风的追求和尊重。

最后,“精神苟相契,异世情自亲”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共鸣超越了时空界限,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也能因心灵相通而亲近。“不瑕圣孔父,从渠好问津”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崇敬,鼓励对方探索和学习。

“他年石屋归,为藏折角巾。候我采药来,山花我主人”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预想在某个宁静的山居之地,两人可以共同享受自然的美好,分享生活的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友情和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霍韬

霍韬
朝代:明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猜你喜欢

雪夜不寐偶成短句十首用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为韵·其一

丈夫慎出处,功成乃身退。

古人夫何如,八十钓清渭。

(0)

挽丘景南

紫荆庭下列三株,十五年中次第枯。

馀庆后来英俊有,老成先辈典刑无。

每怀素志甘瓢饮,不觉长身要杖扶。

头白少公门下客,酸风吹泪洒輤涂。

(0)

送朱鹤皋入京

故人天上调金鼎,应念先生苜蓿盘。

博士不烦重讲席,拾遗无复叹儒冠。

蓬莱海阔还须险,太华峰高不道寒。

茅屋三间老书客,逢人懒问日长安。

(0)

挽何有开

捧檄垂三考,还家甫一旬。

风云千里志,露电百年身。

讲席辞多士,帷堂泣老亲。

三生有遗恨,五福少全人。

(0)

送句景范教授之官澧浦

南楚离骚国,清风澧有兰。

相从泮水乐,独棹一江寒。

远地重逢少,新知欲别难。

高平读书室,好为扫荒残。

(0)

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其七

客至从容奉笑谈,晚知蔗境味尤甘。

曲江进士题名遍,安用山人起水南。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