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
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
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晚春登大云寺南楼赠常禅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
"花尽头新白,登楼意若何。" 这两句描绘了晚春景色,花瓣纷飞落尽,而新的白花又开始绽放。在这样的季节背景下,诗人登上高楼,心中萌生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岁时春日少,世界苦人多。" 这两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间苦难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春天都显得尤为珍贵,而这个世界上承受痛苦的人却很多。
"愁醉非因酒,悲吟不是歌。" 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他虽然沉浸在愁绪之中,但这并非因为饮酒;他的叹息和哀吟,也不是出于乐曲。
"求师治此病,唯劝读楞伽。"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将自己的苦恼比作一种疾病,而希望通过佛学的智慧来寻找解脱。他向常禅师求助,只希望通过阅读《楞伽经》这部佛教典籍来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晚春为背景,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人间疾苦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向往和追求。白居易在这里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文学造诣。
燕居而坐,是力田、孝弟明经才子。
九命文章,憎蚤达、廿载三冬文史。
因韵敲盘,万言倚马,捷敏谁能似。
登楼入幕,书生聊复如此。
但须红袖添香,绿衣司砚,何物夸金紫。
闻道更番,吟锦瑟、赢得佳人画里。
媚矣三姝,艳哉三妇,粲者皆子美。
唐书再撰,大臣将荐君起。
水精之域,现如来、一丈青莲花界。
嫩角簪裾,河朔饮、水枕风船俱在。
公子风标,丽人颜色,恰与仙郎对。
十分消受,世间残暑无奈。
转忆仆射陂前,绿杨千缕,浅瀫如罗带。
展放天机,云锦段、拥出红妆翠盖。
廿载飘蓬,更番触热,闭置车箱隘。
清凉如许,船唇著我差快。
暖人春幡,乍东风、蕙转冰成酥雨。
湘梅过了,又是霏香雾。
琳宫磬度,正金箓、玉晨宵御。
应艳道、瑶草琪花,近覆醮坛鹓鹭。如闻秀郊人语。
笑声来胜似,灯明箫鼓。鳞鳞翠瓦,渐造玉檐琼宇。
凉蟾借取,讶窗近、夜珠来处。
还自检、银烛风帘,细商词句。
炎景停空,翠波湔暑,明湖一曲圆抱。
环堤都是树,带夹岸、朱门多少。藕花开了。
占三面朱栏,与花回绕,青帘袅。
绮筵尊底,万红齐笑。
更爱墙外东邻,隐高楼天半,文窗窈窕。
绿杨摇曳处,恰掩映、钗横了鸟。靓妆双照。
尽罗扇兜香,递风都好。花光杪。
茜纱衫子,夕阳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