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
已因无食聊从仕,深悟劳生不问禅。
未至莫忧明日事,偷闲且就此宵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虽有藤舆懒上肩。
野寺萧条厌客喧,雨披修竹乱纷然。
已因无食聊从仕,深悟劳生不问禅。
未至莫忧明日事,偷闲且就此宵眠。
天明归去芒鞋滑,虽有藤舆懒上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辙在雨中造访一座荒凉寺庙的经历。他厌倦了世俗的喧嚣,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暂避,穿着雨衣漫步于竹林之中,内心对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执着于禅修,而是为了生计而勉强从政。诗人告诫自己不必过于忧虑未来,珍惜眼前偷得的片刻宁静,决定在寺中过夜。他想象着天亮后离开时,虽然山路湿滑,即使有藤椅代步,他也宁愿步行,享受这种简朴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窗明内晴景,书味真隽永。
长年悔远游,纷蠹几莫整。
子猷调固疏,竹可一日无。
看渠姿尔瘦,瘦而何用腴。
因兹想风度,朝夕如相晤。
岂不欲就之,身羁未能去。
诗来政此时,好处无涯圻。
吟哦不自已,亭午墅鸡啼。
山梅且翩翩,溪柳向婀娜。
群行欲何诣,僧屋惟所可。
连朝谩蕲尔,作意终败我。
此事且复然,吾生信多坷。
闻道尚书镇益州,故知朝取杜参谋。
孤舟南浦欣相遇,万里瞿唐送远游。
尔后有怀惟蜀道,几时因使觅蛮陬。
经行访古应成赋,我所思兮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