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抱五龙寐,虚涵一镜空。
洞天三十六,都在卧游中。
静抱五龙寐,虚涵一镜空。
洞天三十六,都在卧游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静抱五龙寐,虚涵一镜空”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五龙池的静谧与清澈,仿佛五龙在池中沉睡,水面如同一面镜子般倒映着天空与四周景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洞天三十六,都在卧游中”则进一步扩展了这幅画面的想象空间。三十六洞天,是中国道教传说中的仙境,此处借指五龙池周边的美景,仿佛所有的仙境都藏匿于其中,让人在梦寐般的游览中领略到自然与道家哲学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龙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双飞紫燕。仍到梧桐院。高楼静锁,烟丝和幕卷。
庭阶绿皱苔茵,巷陌抛残柳线。时闻雨鸠相唤。
怎排遣。凝思缥缈,指点虚无路中断。
仙山纵有,佳人音问远。
晚来闲倚桐阴,叶叶题书都遍。难传寸心幽怨。
日影穿帘罅。也不须、茅柴斟酒,枯荷包鲊。
检取残编饥堪疗,字字珠玑光射。
笑文体、何分高下。
试看才人无不可,总堂堂、笔阵千军怕。
无此笔,匏空挂。谁能激壮谁潇洒。
倩登场、衣冠傀儡,颊毫添画。
南曲高生称独擅,杂剧终推关马。
唤羯鼓、凭阑快打。
合得筚琶随村唱,是当年、万口流传者。
时世易,任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