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么么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

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年不自量。

鲎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

须臾性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0)
翻译
怎么能够轻易到达高处,竟敢用嘴唇触碰威严的殿堂。
只知道在阴影中寻找目标,可笑那时的自己过于轻率。
鲎的眼睛苦于蚊子的叮咬,大象的脚掌还惧怕老鼠的牙齿伤害。
生命的转瞬即逝如同翻手之间,蛮触这样的小生物难以期待回归故土。
注释
么么:形容轻率或无礼的行为。
堂堂:形容威严庄重的样子。
射影:比喻暗中窥探或算计。
阴中:指隐蔽、阴暗的地方。
鲎目:鲎的眼睛,古代一种奇特的海洋生物。
蚊喙:蚊子的嘴,这里比喻微小的威胁。
象蹄:大象的脚掌。
鼠牙:老鼠的牙齿,象征微小的敌人。
蛮触:传说中的小虫,比喻弱小的生命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游连江石门时,坐在林下感受到的景象与心境。开篇“么么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形容蚊虫的行进和大胆,仿佛它们在挑战什么不可触碰的禁忌。紧接着,“但知射影求阴中, 可笑当年不自量”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小生物贪图享乐、不知自我尺度的嘲讽。

下片则转向具体描绘蚊虫的骚扰和自己对往昔岁月的反思,“鲎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写出了蚊虫如何在水中纠缠鱼类,象牙因怕老鼠而受到伤害,通过这种自然界的小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反映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诗人由此感慨,“须臾性命随翻手”一句,则表达了生命无常、转瞬即逝的哲理。

最后,“蛮触应难望故乡”显示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怀念之情,尽管身处异地,但心系故土。全诗通过对蚊虫骚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悲凉。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通过对蚊虫等小生物的观察,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杂诗十首·其八

人情本多欲,外物相牵攻。

富贵恨不早,功名恨难崇。

孰知二物者,转盻春华空。

君看灯上蛾,何以保其终。

(0)

黄塘驿

天际孤峰生紫烟,江头好月向人圆。

馆夫争道黄塘近,挝鼓烧灯又换船。

(0)

过临濠十八里滩

芦荻萧萧吹晚风,白沙如雪阵云空。

翻思宋祖麾兵后,百二山河破竹中。

(0)

对竹

我家湖水上,长与竹为邻。

今夜月明里,相看如故人。

(0)

使赣谕熊天瑞

舟行到赣数千里,江声泻碧山绸缪。

将湮未湮断岸出,欲雨不雨晴云浮。

谢公自足平生愿,司马真成汗漫游。

明日旬宣应有暇,郁孤台上望南州。

(0)

答西域班右丞诗韵应制

闻君远在氐羌北,露宿风餐志不磨。

老去岂忘思故里,悲来惟复动高歌。

三冬沙碛层冰烈,六月天山积雪多。

对此何为甘寂寞,圣明人物正蒐罗。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