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洞庭湖送侯公矩佥宪》
《赋得洞庭湖送侯公矩佥宪》全文
明 / 杨守阯   形式: 古风

我闻洞庭湖,远在巴陵道。

含山复吞谷,洪波际天杪。

古来题咏人,无如杜陵老。

朝阳一凤鸣,千古喑百鸟。

如彼黄鹤楼,题咏有崔颢。

才如李谪仙,有景不复道。

吾才非谪仙,少陵先压倒。

况未临此湖,狂吟何草草。

所志不在诗,因之寄怀抱。

愿君胸次问,与湖同大小。

百川尽倾输,万象皆明瞭。

秋涛动山岳,春波润枯槁。

浩气蒸作云,为霖施八表。

(0)
鉴赏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湖水的壮阔景象和其对诗人情感的影响。开篇“我闻洞庭湖,远在巴陵道”,以叙述口吻引出主题,随后通过“含山复吞谷,洪波际天杪”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与波澜壮阔。接着,诗人引用古代诗人杜甫的赞誉,表达了对洞庭湖景色的赞美之情。

“朝阳一凤鸣,千古喑百鸟”运用比喻手法,将洞庭湖比作一只凤凰,其光芒照耀千年,使其他事物黯然失色。紧接着提到黄鹤楼与崔颢的题咏,对比自己的作品,诗人自谦才情不及李白,但强调自己仍能借洞庭湖抒发情感。

“吾才非谪仙,少陵先压倒。况未临此湖,狂吟何草草。”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未能亲临洞庭湖前的遗憾。最后,“所志不在诗,因之寄怀抱。愿君胸次问,与湖同大小。”诗人表明创作的初衷并非仅仅为了诗歌本身,而是借此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胸怀,希望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与洞庭湖相等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借景抒情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杨守阯
朝代:明

(1436—1512)浙江鄞县人,字维立,号碧川。杨守陈弟。成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侍读。弘治初与修《宪宗实录》,再迁侍讲学士。寻掌翰林院。再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充《会典》副总裁。武宗初乞休,加尚书致仕。守阯好学,博览群书,师事乃兄,学行与兄相埒。有《碧川文选》、《浙元三会录》等。
猜你喜欢

柬崔心孚

彭门流落久,慰我意深深。

不作感恩语,恐违知己心。

干戈孤士愤,猿鹤故山吟。

赖有机云在,醇醪夜共斟。

(0)

山行

两三茅屋是谁家,门外参差绿树遮。

樵客归来春日暮,抬头时见杜鹃花。

(0)

辽阳城

忆从东国经行处,千里王程尽叆江。

疆域虽殊风景似,万山不断到辽阳。

(0)

移家

十载匆匆疾若驰,一身泛泛渺何之。

家如客燕频营垒,官似残蝉又过枝。

检点琴书余长物,流连花竹胜前时。

闲云一出浑难驻,惆怅还山未有期。

(0)

次韵和许涑文观察拟诸将·其二

绝域归来更大何,办装未办口悬河。

乘槎路远天忧大,缚马书来国论多。

一借荆州还岂易,尽抛瓯脱议尤讹。

云蒸龙变归神略,回首沧溟久不波。

(0)

狼山大观台·其一

他乡经乱独登台,万里江天眼暂开。

山势远从京口落,潮头高过海门来。

百年世事翻棋局,半壁桑麻换劫灰。

日暮寒林霜叶下,秋空一雁发声哀。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