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
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
亦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
性便野服厌朝裾,一意归休学二疏。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
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
亦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性便野服厌朝裋,一意归休学二疏”两句,描绘出诗人性格适合自然简朴的生活,对繁华的朝廷服饰感到疲惫,不愿再涉足官场,心中只有归隐田园的念头和对道家学说深入研究的决心。
“门外浑无俗士驾,案头惟有道家书”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退隐后的生活场景,无世俗之人来往,只有道家的经典摆放在案上,显示出诗人对道家文化的专注与追求。
“胜游但欲寻蓬岛,旧事那能记石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远离人间纷争的愿望。蓬莱仙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着理想之地;而“旧事那能记石渠”,则暗示对过去世俗生活的淡忘和放下。
最后两句“我拟冥搜酬绝唱,惭将瓦砾报琼琚”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超脱尘世的声音,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事物的怀念之情。其中“瓦砾”象征着破碎不堪的东西,而“琼琚”则是美好珍贵的事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厚情感。
西北有招提,洒然尘垢外。
兹游久未遑,欣与高轩会。
邃室俨图画,危亭隐松桧。
逍遥步荒径,蓊密拂轻盖。
开冬含馀清,幽律惊爽籁。
行行转城隅,亭午云容晦。
六朝三百秋,览迹增悲慨。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龙沈景阳井,栏刻惟存戒。
更馀三品石,默默冷相对。
我视此邦倾,如鱼自中溃。
民财尽锱铢,民命轻草芥。
三阁与十宾,积累成大憝。
昔人赋黍离,摇摇发行迈。
偶来牵我思,已涉南荣诫。
三纪分携念友生,天涯相见眼重明。
诏恩幸忝交承契,尊酒聊伸故旧情。
我守塞垣华发短,君归乡国锦衣荣。
何时共老江湖去,鸡黍相过乐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