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尘虑息,泠泠寒风生。
长啸望山月,颓然与道行。
夜久尘虑息,泠泠寒风生。
长啸望山月,颓然与道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中漫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首句“夜久尘虑息”点明时间已晚,尘世的烦恼逐渐消散,为接下来的意境铺垫。接着,“泠泠寒风生”一句通过寒风吹拂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长啸望山月,颓然与道行。”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长啸一声,仰望山间之月,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一种与天地同呼吸、与宇宙相融合的境界。这里的“颓然”,并非颓废之意,而是形容诗人沉浸在自然之美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的状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
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
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
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
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
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
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
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
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
静契分忧术,闲同迟客心。
骅骝当远步,鶗鴂莫相侵。
今日登高处,还闻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