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二》
《十五日上服衮冕乘辇辂赴法会至日夕迎佛上率公侯百官临法筵供佛行大礼乐用善世等曲先是十四日微雪呈祥寻即开霄是夕星月在天风露湛寂丝竹迭奏灯火交辉礼仪之盛前古莫及赋迎佛礼佛送佛·其二》全文
明 / 夷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子临筵礼觉皇,衣冠陪位亦侯王。

宝台高处金莲色,珠树中间玉佩光。

币帛奉陈先盥洗,茶瓯初献谨焚香。

汉庭不必论前梦,亲睹金容在上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中举行法会时的盛大仪式与庄严气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子临筵的隆重场面,以及贵族们恭敬地参与其中的景象。诗中提到的“宝台”、“珠树”、“金莲色”、“玉佩光”,以及“盥洗”、“焚香”等细节,都体现了仪式的庄重与精致。

天子身着华贵的服饰,亲自莅临宴席,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贵族们则以衣冠整齐的姿态,站在特定的位置,显示出他们的尊贵身份。宝台之上,金莲色泽鲜艳,珠树间玉佩闪烁,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华丽的氛围。仪式开始前,贵族们先进行盥洗仪式,随后恭敬地奉上礼品,并焚香以示虔诚。整个过程充满了仪式感,体现了对佛法的尊重与敬畏。

诗中还提到了“汉庭不必论前梦”,暗示了这种仪式的深远历史渊源和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亲睹金容在上方”一句,表达了对佛像的直接观瞻,强调了仪式的神圣性和对信仰的直接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代宫廷法会的壮观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宗教信仰的重视和对仪式美学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历史、文化、宗教与艺术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夷简
朝代:明

杭州人,与止庵德祥禅师俱为平山嗣,主南屏净慈。
猜你喜欢

入土门

获鹿城西第五陉,土门岌嶪倚青冥。

秦皇何可塞行路,汉将偏宜出胜兵。

地势雄高临赵魏,民风豪侠带幽并。

鹿泉一曲如流玉,为坐苔矶自濯缨。

(0)

追呼行

去年米贱家赐粟,百万官仓不馀掬。

青钱随赐费追呼,昔日剜疮今补肉。

今年夏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不应远水救近渴,空仓四壁雀不鸣。

似闻为政不为费,两不相伤两相济。

十年敛积用一朝,惊涛破山风动地。

(0)

秋怀十首·其十

潭潭明光殿,稽首西方仙。

平生修何行,步有黄金莲。

我岂昔好径,报以履下穿。

洗足坐道场,卒卒此何缘。

(0)

次韵应物有叹黄楼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

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

斯楼亦何与,与人压复起。

纷纷徒尔为,长剑须天倚。

循分即可久,吾行谁与止。

迩来贤达人,五十笑百里。

赖有寇公子,众毁闻独美。

直气慑狂童,牵联皆可纪。

少公作长句,班扬安得拟。

颇有喜事人,睥睨欲搥毁。

一朝陵谷变,天语含深旨。

惊倒楼前人,今朝有行履。

(0)

寄张学士

湖海三年别,谯徐一日间。

经时犹未见,凡事信多艰。

理极那须说,情生不自还。

从来阙声问,相见若为颜。

(0)

和王子安至日三首·其二

物理有终极,人情从往还。

阴阳消长际,老疾去留间。

申白徒怀惠,巢由不买山。

更歌吾和汝,风日稍侵颜。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