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
《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0)
注释
笙磬:古代的两种乐器。
奔忙:忙碌,这里形容动物装饰像在活动。
孤桐韵:梧桐的音色,比喻高雅的音乐。
玉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用玉制成。
秬黍香:黑黍的香气,象征丰收和文化。
伯始:指有智慧、德行出众的人。
真长:古人名,这里借指有才华的人。
三雍:古代学府,如太学、辟雍等。
寥寥:空虚、寂寞。
翻译
笙和磬的声音在上堂下堂间回荡,游动的鱼儿和装饰的兽像忙碌地穿梭。
朱红色的琴弦初次弹奏出梧桐的独特音色,洁白的管乐器仍能闻到黑黍的香气。
如今万事都开始向贤者请教,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深感愧对真长的才德。
这一生希望能有机会参与三雍的学术活动,再也不会感到空虚,感叹时光未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题为《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苏轼在友人赠送美酒与蜡烛后,对其生活情趣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深厚的表达。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这两句通过对庭院中乐器和池塘中的生物活泼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在这种氛围中所感受到的愉悦。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以及通过乐器传递出的情感和回忆,"秬黍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万象时,心中充满敬畏之情,同时也有一种自谦之意,对比自己与古圣先贤的差距。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希望能够在这有限的人生中,多些与朋友相聚的机会,不留下任何遗憾。

整首诗通过苏轼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他特有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宋徽宗寒江归棹图

怪石奇花拥汴都,上皇行乐在蓬壶。

不将深虑防侵侮,却把閒情托画图。

野艇风高晴雪重,江天水阔暮云孤。

断鸿一去无消息,啼杀延秋头白乌。

(0)

小孤山

海门第一关,苍翠五云间。

阴雨蛟龙出,晴天鹳鹤还。

江声舂夜寂,草色带春殷。

欲往临危顶,因之望故山。

(0)

四禽言·其三

蚕老乏妇,舍北舍南春已暮。

小麦渐渐大麦黄,缲车挂壁尘生釜。蚕老乏妇。

(0)

题送别图

使星一点照闽堧,驿舍春浓酒易乾。

官柳似知离别意,故将翠缕拂雕鞍。

(0)

题赵思谨所藏唐子华渔洲横笛图

不见高人张志和,扁舟吹笛霅溪过。

桃花水暖鳜鱼美,可是金章胜绿蓑。

(0)

酒泉子

独上层楼,燕伴黄昏莺伴晓。

锦氍毹,金了鸟,钿箜篌。

桃花月浅春寒重,睡香小鸭兰膏冻。

有时思,有时梦,有时愁。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