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荆山给谏谒归》
《送陈荆山给谏谒归》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知君亦未厌承明,回首沧洲却有情。

鸾掖几年焚谏草,鹏池六月息遥程。

行边柔绿怜芳杜,到日轻红擘侧生。

自笑陆沉头欲白,故园归梦眇难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送陈荆山给谏谒归》。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荆山辞官归乡的深情送别之情。

首联“知君亦未厌承明,回首沧洲却有情”,表达了诗人对陈荆山在朝廷任职多年,虽已心生倦意,但对故乡仍有深深眷恋之情的理解与感慨。承明,指古代帝王的宫室,这里借指朝廷。沧洲,则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隐居之地,此处暗含陈荆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颔联“鸾掖几年焚谏草,鹏池六月息遥程”,通过“鸾掖”和“鹏池”的典故,赞美陈荆山在朝为官期间,多次上书直言进谏,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同时也暗示了陈荆山在繁忙政务之余,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行边柔绿怜芳杜,到日轻红擘侧生”,描绘了陈荆山归乡途中所见之景,以“柔绿”和“轻红”渲染出一幅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画面。芳杜,即香草,象征着美好与高洁;轻红擘侧生,可能是指初春时节,花朵在枝头轻轻绽放,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尾联“自笑陆沉头欲白,故园归梦眇难成”,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年华老去,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却难以割舍。陆沉,比喻人世间的沉浮,头欲白,暗示岁月流逝,年华不再。归梦,即思乡之梦,难以成真,表达了诗人对陈荆山归乡的深切祝福,以及对自己未能归乡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陈荆山归乡之路的描绘,既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夜坐二首

绣帘无力护东风,烛影何曾正当红。
兽炭貂裘犹道冷,梅花不易玉霜中。

(0)

疑露堂前紫薇花两株,每自五月盛开,九月乃

晴霞艳艳覆檐牙,绛雪霏霏点砌沙。
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

(0)

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

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驱使木奴供露颗,催科郭索献霜螯。
乡封万户只名醉,天作一丘都是糟。
却被新诗太清绝,唤将雪虐更风饕。

(0)

益公新作三层百尺新楼,署日围山观,贺以唐

崖谷求仙底有仙,金梯上去即仙源。
山川第一江西景,风月无边相国园。
十倍黄楼况黄阁,千寻青笔是青原。
写成脚力犹强句,灯火笙歌特地村。

(0)

檃栝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

五老峰前松荫庭,风光清美日华明。
独游略不逢一士,时有纹枰落子声。

(0)

咏绩溪道中牡丹二种·重台九心淡紫,进退格

紫玉盘盛碎紫绡,碎绡拥出九娇饶。
却将些子郁金粉,乱点中央花片梢。
叶叶鲜明还互照,婷婷风韵不胜妖。
折来细两轻寒里,正是东风折半包。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