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子楼》
《燕子楼》全文
宋 / 陈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仆射新阡狐兔游,侍儿犹住水边楼。

风清玉簟慵攲枕,月好珠帘懒上钩。

寒梦觉来沧海阔,新诗吟罢紫兰秋。

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夕休。

(0)
注释
仆射:尚书台的长官。
新阡:新建的坟墓。
狐兔:比喻荒凉或不祥之物。
慵攲枕:懒得倚靠枕头。
珠帘:装饰有珠子的帘子。
沧海:大海,象征辽阔无垠。
紫兰:紫色的兰花,象征高雅。
乐天:指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才思:才华和思绪。
春雨:比喻丰富的创造力。
断送:结束,终结。
翻译
尚书台的新坟狐狸兔子出没,侍女还住在水边的楼阁。
清风拂过,玉石床铺懒得倚靠枕头,明月皎洁,珠帘也不愿挂起。
从寒冷的梦境中醒来,感觉大海无边无际,吟诵完新诗,秋天的紫兰花香扑鼻。
乐天的才情犹如春天的雨水,一夜之间就凋零了残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仆射府邸的闲适生活场景,以及主人公的孤独情感。首句“仆射新阡狐兔游”暗示了环境的荒凉,狐狸和兔子在墓地旁自由穿梭,暗寓人去楼空的寂寥。次句“侍儿犹住水边楼”则点出仍有女子居住,但已无昔日热闹。

“风清玉簟慵攲枕,月好珠帘懒上钩”通过写主人公的慵懒,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清风习习,主人公却不愿起身,月色虽美,也懒得卷起珠帘欣赏。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主人公的落寞心境。

“寒梦觉来沧海阔,新诗吟罢紫兰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梦醒后的广阔大海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空旷,而紫兰秋色则寓意着时光流逝,增添了悲凉之感。最后,“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夕休”以比喻收尾,将主人公的才思比作春雨,滋润过的花朵却只能在一夜之间凋零,形象地表达了才子佳人的离别之痛和才华的无奈消逝。

总的来说,这首《燕子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燕子楼中的孤独与哀伤,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挽留。

作者介绍

陈荐
朝代:宋

陈荐(1545年~1632年) 字君庸,号楚石,明湖广祁阳县咸菜塘(今属祁东县)人。隆庆丁卯(1567年)乡试中举,辛未(1571年)登进士第,历任松江法官、监察御史、陕西及四川按察使、云南巡抚,旋迁吏、刑、户部尚书,兼理河道漕运。为官50余年,洁己奉公,关心家乡百姓疾苦,曾疏请改折漕粮,均平排山驿马。后退居林下,杜门谢客,著《古今衷辨》百余卷,寿八十余。
猜你喜欢

歌二首·其一采薪者歌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

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0)

竹窗

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

侍立小童閒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0)

群盗·其一

赤子吾焉忍,兵戈见绿林。

横行锋可近,不杀意仍深。

江海思骸骨,朝廷问腹心。

谁云大臣在,家国共沾襟。

(0)

遣疟鬼

汝本颛顼子,变化逃其形。

胡不肖厥祖,骑龙升帝青。

而为疟鬼徒,屑屑居沧溟。

复游人间世,所在行威灵。

舌光霹雳飞,怒目张朗星。

坐令命蹇子,狼狈汝所丁。

其寒谁致然,其热孰使令。

凄凄挟絮纩,喘喘思风亭。

肉黄面亦皱,呻吟不可听。

巫师用桃茢,医师进猪苓。

汝常固蟠结,百艺无一宁。

嗟汝圣王裔,区区独伶俜。

迁善乃令德,肆虐非常经。

我今赋新诗,送尔扬归舲。

东方有苍龙,鼓腹生雷霆。

西方有白虎,利口惟膻腥。

赤鸟司南方,丹砂耀脩翎。

玄武在北方,闪目光荧荧。

四方汝无往,恐汝罹天刑。

汝宜返故乡,寒泉肃泠泠。

绿荷以为衣,丹霞以为扃。

珠帘水晶幌,贝阙琉璃屏。

洛妃奏清曲,湘娥荐芳馨。

飘飘曳鸾旗,洋洋下云軿。

速行如风火,昼夜不可停。

从此勿回首,一去三千龄。

(0)

赤松宫

桃源富山水,仙居郁嵯峨。

穹峦逼象纬,绀霞护藤萝。

羽流戴星冠,方曈照皤皤。

或时凌紫气,环拱声相和。

世传平起辈,飙轮振琼珂。

遐登陨遗迹,石羱满山阿。

迥与尘世隔,岩罅豁臼科。

遗兹幻化境,伏物皆骈罗。

我方借笋舆,一览愈宿疴。

竟欲从之游,恐贻来者呵。

(0)

浣溪沙

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

水晶盘莹玉鳞赪。

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

翰林子墨主人卿。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