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二首·其一采薪者歌》
《歌二首·其一采薪者歌》全文
魏晋 / 阮籍   形式: 古风

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

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0)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创作的《歌二首》中的第一首,以采薪者为题材,通过描绘采薪者的劳作与生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深刻思考。

首句“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以日落月升的自然现象隐喻人生的起始与终结,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接着,“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两句,用太阳被遮蔽、月亮成为主导的景象,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更替,以及自然界力量的交替。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描绘了事物短暂而迅速的变化,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事物的瞬息万变。“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进一步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如同云雾般时聚时散,飘风般忽来忽去。

接下来,“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揭示了人生境遇的无常,富贵与贫贱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转变,强调了命运的不确定性。随后,“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阐述了命运的多变,即使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也可能遭遇命运的逆转。

“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则以植物生长为例,说明生命与环境、根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生命状态的共同起伏。最后,“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总结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和命运的重要性。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接受态度,认为无论遭遇何种命运,都不应过分忧虑,因为最终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宿。“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即使从事卑微的工作,也不应感到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探讨了人生无常、命运多变的主题,展现了阮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阮籍

阮籍
朝代:魏晋   字:嗣宗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生辰:210~263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猜你喜欢

乞归不允·其二

风尘何意味,物色到山家。

麈尾聊须掷,羊皮敢向誇。

出真成小草,得亦是空花。

陵谷须臾事,吾生未可涯。

(0)

端午里中饮时甫有海上之捷

莫以独醒意,生疏旧酒徒。

煖香初写玉,寒碧旋添蒲。

柳插从巾堕,花催到手无。

海波知稍戢,为有辟兵符。

(0)

幼于见过分韵·其一

小径苔从破,清尊雨乍过。

亦知高枕是,其奈故人何。

懒但安吾有,狂今较孰多。

近耽贫贱理,慎莫厌松萝。

(0)

答助甫吏部八首·其七

碣石诸侯馆,中原五子名。

高秋白马辨,下士苍蝇声。

风雨归何处,萍蓬托此生。

使君仍鷩起,毋乃太纵横。

(0)

弟侄俱荐赋此寄之

磊落吾宗彦,参差万里翰。

东南自金锡,王谢有琅玕。

痴叔殊能健,狂兄未许难。

将无杏园色,人拟竹林看。

(0)

三月晦尽行高苑道中大风·其二

日色虚骀荡,风沙太獝狂。

已令花似雪,复要鬓如霜。

薄宦春从失,将归老不妨。

青帘浊醪在,遮莫唤谁尝。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