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除残腊,今朝报早春。
体元归圣主,迎岁在寅宾。
北陆回阳驭,东风拥化轮。
椒花初献瑞,何惜酒千巡。
昨日除残腊,今朝报早春。
体元归圣主,迎岁在寅宾。
北陆回阳驭,东风拥化轮。
椒花初献瑞,何惜酒千巡。
这首诗描绘了从旧年的结束到新年的开始,再到春天来临的自然与社会变迁,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昨日除残腊”,生动地展现了辞旧迎新的场景,通过“除”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除夕夜清除旧岁的痕迹,准备迎接新年的情景。“残腊”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农历十二月的最后几天。
接着,“今朝报早春”一句,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春天即将来临。这里的“报”字,既表达了春天到来的消息,也蕴含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之情。
“体元归圣主,迎岁在寅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新年与君主、礼仪相联系,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新年庆典的政治色彩和仪式感。其中,“体元”指顺应天地自然之理,“圣主”代表君王,“迎岁”则是迎接新年的到来,“寅宾”则可能是指在新年之际接待宾客,体现了新年期间的社交活动。
“北陆回阳驭,东风拥化轮”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北陆(北方)的寒冷逐渐退去,温暖的东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象征着万物复苏。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比作“化轮”,生动地表现了春风带来的变化与希望。
“椒花初献瑞,何惜酒千巡”则将焦点转向了新年庆祝的习俗。椒花,常用于祭祀或祝福,象征吉祥与长寿;“献瑞”即献上美好的祝愿。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不吝于畅饮,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和对亲朋好友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五城邻北极,百雉壮西昆。
钩陈横复道,阊阖抵灵轩。
千柱莲花塔,由旬紫绀园。
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
星窥朱鸟牖,云宿凤凰门。
新禽解杂啭,春柳卧生根。
早雷惊蛰户,流雪长河源。
建始移交让,徽音种合昏。
风飞扇天辩,泉涌属丝言。
羁臣从散木,无以预中天。
□□遥可望,终类仰鹍弦。
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
南州擅荆梓,上国称羽仪。
伊人以戴德,李公伤在期。
远识内无愠,深衷外有规。
清文穷丽则,弘论尽高奇。
多能诚所贵,小善聊复为。
百步均射叶,八体妙临池。
曲悟同神解,龟谋信有知。
入朝耿长剑,出牧盛层麾。
纳言信加首,丰貂亦在移。
霞区两借寇,贪泉一举卮。
翰飞矫未极,朝露溘先危。
以兹旧馆想,况乃西日垂。
蔓草生车辙,枯木卧崩坻。
樽酒谁为满,灵衣空自披。
眷言寻惠好,恸哭悲路歧。
含毫徒有属,搦管竟无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