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颍川公秋夜诗》
《和颍川公秋夜诗》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ǐngchuāngōngqiūshī
nánběicháo / xìn

juéliáokōngyuǎn

huángbiàn

dòngluòzūn鸿hóng

chángbiāosòngcháoyàn

qiānqiūliújǐng

bǎilàihánxiāozhuàn

jùnzhìlíngjīntuò

céngtáiqièyínjià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景象,充满了孤寂与萧索之感。"泬寥空色远,叶黄凄序变"中,"泬寥"形容天气的淡远,"空色"指的是那空旷而又遥远的天际,而"叶黄凄序变"则表现了树叶转黄,秋意浓重,给人以时光易逝、万物更新之感。

"洞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一句,通过对水流与风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然界的动态美。"洞浦"指的是深邃的水塘,而"落遵鸿"则是水波连绵之意;"长飙"形容的是悠长的风,"送巢燕"则是风中带着鸟儿归巢的温馨。

接着的"千秋流夕景,百籁含宵啭"两句,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千秋"一词,透露出诗人对历史长河、世事变迁的沉思,而"流夕景"则是指那不断流逝的黄昏时分;"百籁含宵啭"中,"百籁"形容夜深静谧之声,而"含宵啭"则让人联想到夜幕下的虫鸣,给人以生命力与寂静并存之感。

最后两句"峻雉聆金柝,曾台切银箭"通过对古建筑与器物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峻雉"形容的是高耸的城墙,而"聆金柝"则是指那坚固的门闩;"曾台"一词,是对古代台榭的提及,而"切银箭"则可能隐喻着战事或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易逝以及历史沉重感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楞伽寺

上方云气上,寺塔上方巅。

杖策层层石,凭栏面面天。

翠华尝驻此,丹阁故依然。

吴越吾初到,微茫眺海壖。

(0)

舟过嘉兴

徐牵锦䌫过嘉禾,隐隐时闻欸乃歌。

慢陟高楼传八咏,独欣旧馆号三过。

油花香入青葱町,毛芷新浮澹沲波。

夹岸桑林数十里,果然蚕事此邦多。

(0)

安阳道中览古

翠䍐度安阳,秋暄晓露瀼。

韩陵一片石,昼锦数间堂。

建置相还邺,军期项与章。

考寻閒按辔,要务让农桑。

(0)

象阙宪章新

旧阙瞻双凤,新猷御六龙。

悬初垂月吉,观已乐时雍。

下武仪型在,修文德泽钟。

颁书旬日布,读法万民从。

首出乾同仰,申言巽未重。

星辰光早灿,膏雨被先浓。

遂抚三辰叙,长为九服宗。

作求仍古法,累洽快今逢。

(0)

顾涧蘋焦山拓铭图

焦山寺里随僧粥,枯木堂中看古文。

三客两亡馀有仆,百年几尽忽逢君。

桉铭欣得闻京兆,载酒常当同子云。

却使卧游生远想,海门东眺碧天分。

(0)

登清凉山翠微亭下重八隐仙庵看桂偕浦柳愚山长毛俟园倪健堂两学博

亭高碧嶂秋风上,帆出青天晓日时。

一揽横江全楚势,再寻幽壑小山枝。

楼前影擢交龙起,云里香薰驻鹤知。

赖接数君情不浅,不妨绕树坐频移。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