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榭俯空明,倒影见眉宇。
衣间湿翠寒,青山在水底。
醉学谪仙人,拾月沧波里。
台榭俯空明,倒影见眉宇。
衣间湿翠寒,青山在水底。
醉学谪仙人,拾月沧波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景榭的美以及周围环境的和谐。首先,“台榭俯空明,倒影见眉宇”两句,运用了俯视与倒影的视觉效果,将景榭置于空明的环境中,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同时倒映出的景致如同人的眉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景榭的轮廓与美感。
接着,“衣间湿翠寒,青山在水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湿翠寒描绘了衣裳沾染了山色的清凉与湿润,而青山在水底则巧妙地运用了倒影的原理,让远处的山峰仿佛沉入了水中,增加了画面的神秘与深远感。
最后,“醉学谪仙人,拾月沧波里”两句,以李白的典故,赋予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形象。诗人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与月光、波浪共舞,展现出一种洒脱不羁的精神状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哲思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同心相遇思同欢,擎出酒胡当玉盘。
盘中臲卼不自定,四座清宾注意看。
可亦不在心,否亦不在面,徇客随时自圆转。
酒胡五藏属他人,十分亦是无情劝。
尔不耕,亦不饥。尔不蚕,亦有衣。
有眼不能分黼黻,有口不能明是非。
鼻何尖,眼何碧,仪形本非天地力。
雕镌匠意苦多端,翠帽朱衫巧妆饰。
长安斗酒十千酤,刘伶平生为酒徒。
刘伶虚向酒中死,不得酒池中拍浮。
酒胡一滴不入眼,空令酒胡名酒胡。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