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
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
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开篇“北阙临玄水”与“南宫生绛云”设定了一个神仙居所的场景,“北阙”可能指代道观中的某个建筑,而“南宫”则可能是对仙境中宫殿的描述,两者之间有着一股神秘的“玄水”和飘渺的“绛云”。
紧接着“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则展现了道士修炼仙丹、炼制仙籍的场景。“龙泥”可能是指用龙形装饰的泥料,“印玉策”则是用玉石刻制的仙书或符篆;“大火炼真文”则直接点出了炼丹的过程,强调了修炼的严格与纯净。
中间两句“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描绘了一场仙界的盛会。可能是指某种节日或庆典,在这样的日子里,风雨似乎被驱散,而来自天界的音乐则在空中回响,将时间和空间都一分为二。
最后两句“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则描绘了道士乘坐灵车(即灵驾)升入高空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层面飞扬的意境。同时,“空香万里闻”暗示着这种飞扬带来的清新和宁静,是可以遍布千里的,让人心旷神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境风光、道士修炼及仙界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追求永恒与精神自由的向往和憧憬。
向蒲江佳处,报新葺、小亭轩。
有碧嶂青池,幽花瘦竹,白鹭苍烟。
年华再周甲子,对黄庭、心事只翛然。
都占壶天岁月,便成行地神仙。
十年。
微禄萦牵。
梦绕浙东船。
更吾庐才喜,藩篱尽剖,门巷初全。
何时归来拜寿,尽团栾、笑语玉尊前。
吟寄疏梅驿外,思随飞雁行边。
春讯飞琼管。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江城次第,笙歌翠合,绮罗香暖。
溶溶涧渌冰泮。
醉梦里、年华暗换。
料黛眉重锁隋堤,芳心还动梁苑。
新来雁阔云音,鸾分槛影,无计重见。
啼春细雨,笼愁澹月,恁时庭院。
离肠未语先断。
算犹有、凭高望眼。
更那堪、芳草连天,飞梅弄晚。
东楼佳丽,缥缈风烟表。
幻得楼山更深窈。
有苍崖乔木,石磴鸣泉,尘不到,掩映十洲三岛。
平生丘壑趣,圭衮何心,自是清时重元老。
想月下云根,鹤唳猿吟,人犹道、作计归游太早。
待他年功退学商颜,却旋种木奴,缓寻瑶草。
玉肌翠袖,较似酴醿瘦。
几度熏醒夜窗酒。
问炎洲何事,得许清凉,尘不到,一段冰壶翦就。
晚来庭户悄,暗数流光,细拾芳英黯回首。
念日暮江东,偏为魂销,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
正簟纹如水帐如烟,更奈向,月明露浓时候。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
全胜轺车驾边地。
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
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
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