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访道的幽静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寻找心灵导师却不得遇的孤独与惆怅。诗中“数歇度烟水”透露出行走在迷雾之中的诗人,对于尘世俗务已经淡然,心向往于超脱。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则是通过对自然声音和光线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似乎与世隔绝,更增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感。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进一步烘托了山中寺庙的萧瑟孤寂,以及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无常。闭关的竹房,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封闭与期待。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或精神导师的寻找和渴望,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句话也揭示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一种对心灵交流的期待与失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手法,将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