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木柴投向釜,不是知音色如土。
道途谩用运三车,根性终然资一雨。
相逢倘获个中人,涓滴何辞北驴乳。
善才童子天质奇,抛官远遁修行苦。
果向北山曾遇人,便解捐书寻一语。
而今脱却七斤衫,相见山山惟作舞。
秋闱何幸相握手,未厌夜深来叩户。
莫愁客至将何待,困有眠床饥有俎。
一片木柴投向釜,不是知音色如土。
道途谩用运三车,根性终然资一雨。
相逢倘获个中人,涓滴何辞北驴乳。
善才童子天质奇,抛官远遁修行苦。
果向北山曾遇人,便解捐书寻一语。
而今脱却七斤衫,相见山山惟作舞。
秋闱何幸相握手,未厌夜深来叩户。
莫愁客至将何待,困有眠床饥有俎。
这首诗以禅意入诗,充满了哲理与智慧。诗人以“一片木柴投向釜”开篇,形象地比喻了知识与智慧的传递,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接下来,“不是知音色如土”,进一步阐述了没有知音的理解与接纳,就如同泥土一般无价值。通过“道途谩用运三车,根性终然资一雨”两句,诗人表达了在追求真理与智慧的路上,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滋润。
“相逢倘获个中人,涓滴何辞北驴乳”则暗示了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时,即使付出再多也愿意。接着,诗人引入了“善才童子天质奇,抛官远遁修行苦”的故事,赞扬了那些为了追求精神境界而不惜牺牲物质享受的人。最后,“果向北山曾遇人,便解捐书寻一语”、“而今脱却七斤衫,相见山山惟作舞”等句,展现了修行者在遇到良师益友后的喜悦与自由。
“秋闱何幸相握手,未厌夜深来叩户”表达了对相遇的珍惜与渴望深入交流的情感。“莫愁客至将何待,困有眠床饥有俎”则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探讨了知音难遇、修行之路、珍惜相遇以及生活态度等主题,富有哲思,引人深思。
沧海渺无际,泰岳高无垠。
谁云宇宙宽,势欲包浑沦。
美荫盈山阿,美味盈水滨。
就中细幽讨,乃辨蹊与津。
由来广邈区,深藏自天真。
相彼云霄客,襟怀盎如春。
结屋海山麓,丹诚对苍旻。
朝望蓬莱居,暮见秦宫人。
俯首瞷人世,万象成浮沈。
辛俞从栾子,宁畏大戮施。
栾布事梁王,冒险犹陈词。
古人守节义,岂在崇与庳。
意定蹈汤火,志明羞诡随。
宁为白璧碎,不作脂与韦。
宁为钝剑折,不作钩与锥。
彼视富且贵,草芥奚足为。
正气日沦丧,功名始多岐。
射利等趋市,廉耻弃如遗。
虽有首阳薇,莫疗夷齐饥。
荆卿与灌夫,末路未可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