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
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
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
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
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
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
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城后游历天竺寺所见的景色和心境。首句“出郭晓山横”展现了诗人早起时山峦横亘的郊外景象。接着,“沙堤骋游骑”写出了骑马游赏的轻快与自由。晴空下,“晴曦漾湖绿”描绘了湖水在阳光照耀下的碧波荡漾,而“高柳入天翠”则以生动的颜色描绘了柳树的茂盛和天空的青翠。
诗人进一步观察到“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残荷与憩息的沙鸥构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远处,“隔岭闻疏钟”传来寺庙的钟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更深处,“丛篁抱古寺”暗示了寺庙隐藏在竹林之中,富有禅意。
诗人游历至此,内心受到佛寺的感染,“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表达了对佛法的感悟和对修行的向往。石屋中,“石屋梦泉声”让人感受到泉水潺潺的禅音,而“香厨新笋味”则暗示了寺庙生活的简单与清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生活的渴望:“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游所见的自然景色,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体验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展现出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