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鬓潜惊老境催,更怜衰病困低回。
但知周道平如砥,莫问瞿唐滟预堆。
绿鬓潜惊老境催,更怜衰病困低回。
但知周道平如砥,莫问瞿唐滟预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偶成(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体会。
“绿鬓潜惊老境催”,这里的“绿鬓”指的是青春如草木般茂盛的鬓发,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已经开始感到时光的无情催促和年华老去的惊恐。诗人用“潜惊”来形容这种内心的感受,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情绪。
“更怜衰病困低回”,“更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的哀伤之情。“衰病”指的是因年老或疾病而导致的身体虚弱,而“困低回”则是说在这种衰老和疾病的困扰中,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行动,只能低声细语地叙述往事。
接下来的两句,“但知周道平如砥,莫问瞿唐滟预堆”,通过对古代圣君“周道”的赞颂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平如砥”形容的是一种极为平坦且坚实的状态,而“莫问瞿唐滟预堆”则是在告诫自己和他人,不必过多追问古代圣君的具体政策或是历史事件,只需从他们留下的美好典范中寻找启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对历史智慧的尊崇。
出门有车马,夭矫何所之。
云是汉中豪,出身羽林儿。
大父籍都尉,长兄建牙旗。
小弟今十五,执戟侍彤墀。
居无官作事,家有百万资。
太平罢征战,金印款东夷。
王侯多结纳,七贵并驱驰。
昨占陇中田,南尽渭水湄。
私煮蜀山钱,潜通邸里姬。
斗鸡长安陌,走马北山陲。
珊瑚星灼烁,宝络月连垂。
行人纷辟易,观者尽嘘嚱。
但恐富贵尽,荣华能久持。
皎皎明月光,盈盈浊水流。
明月照浊水,不鉴心中忧。
我昔委簪弁,逝言守园丘。
何期中愿乖,去去复远游。
岁月忽以变,山川成阻修。
沈绵骨欲朽,契阔意多愁。
回首望故乡,瓜田行可收。
丰歉常在念,颇为藿食谋。
去冬已饿殍,今春尚征求。
贫无甔石储,生计焉能休。
去住关百虑,进退徒夷犹。
惆怅孤明月,清光悬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