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其一》
《偶成·其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绿鬓潜惊老境催,更怜衰病困低回。

但知周道平如砥,莫问瞿唐滟预堆。

(0)
注释
绿鬓:形容年轻的黑发。
潜惊:暗自惊讶。
老境:衰老的境况。
更怜:更加怜悯。
衰病:衰老和疾病。
困低回:行动困难,犹豫不前。
周道:大道,比喻人生道路。
平如砥:像磨刀石一样平坦。
翻译
青丝悄然显出岁月催人老的迹象,更加怜惜自己因衰老和疾病而行动艰难。
只知道人生的道路平坦如磨刀石,不必去追问瞿塘峡那汹涌的波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偶成(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体会。

“绿鬓潜惊老境催”,这里的“绿鬓”指的是青春如草木般茂盛的鬓发,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已经开始感到时光的无情催促和年华老去的惊恐。诗人用“潜惊”来形容这种内心的感受,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情绪。

“更怜衰病困低回”,“更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困境的哀伤之情。“衰病”指的是因年老或疾病而导致的身体虚弱,而“困低回”则是说在这种衰老和疾病的困扰中,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行动,只能低声细语地叙述往事。

接下来的两句,“但知周道平如砥,莫问瞿唐滟预堆”,通过对古代圣君“周道”的赞颂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平如砥”形容的是一种极为平坦且坚实的状态,而“莫问瞿唐滟预堆”则是在告诫自己和他人,不必过多追问古代圣君的具体政策或是历史事件,只需从他们留下的美好典范中寻找启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对历史智慧的尊崇。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门有车马行

出门有车马,夭矫何所之。

云是汉中豪,出身羽林儿。

大父籍都尉,长兄建牙旗。

小弟今十五,执戟侍彤墀。

居无官作事,家有百万资。

太平罢征战,金印款东夷。

王侯多结纳,七贵并驱驰。

昨占陇中田,南尽渭水湄。

私煮蜀山钱,潜通邸里姬。

斗鸡长安陌,走马北山陲。

珊瑚星灼烁,宝络月连垂。

行人纷辟易,观者尽嘘嚱。

但恐富贵尽,荣华能久持。

(0)

黄河对月遣怀

皎皎明月光,盈盈浊水流。

明月照浊水,不鉴心中忧。

我昔委簪弁,逝言守园丘。

何期中愿乖,去去复远游。

岁月忽以变,山川成阻修。

沈绵骨欲朽,契阔意多愁。

回首望故乡,瓜田行可收。

丰歉常在念,颇为藿食谋。

去冬已饿殍,今春尚征求。

贫无甔石储,生计焉能休。

去住关百虑,进退徒夷犹。

惆怅孤明月,清光悬素秋。

(0)

天启元年歌·其三

今皇龙德本先天,大宝初开日月悬。

见说万灵皆受职,闾阎新数太平年。

(0)

北行江上日望舍弟南归信息·其二

莫怪春来会面稀,风尘从古事多违。

君南我北皆流涕,出处何须问是非。

(0)

闻雁·其二

几日辞边渚,何时度岭云。

凤城秋月夜,一半为离群。

(0)

舟中杂咏·其九

河流出西极,万古下龙门。

莫谓狂澜在,终看砥柱存。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