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
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
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
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属于送别诗。全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不舍与赞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哀伤与无奈。
“身于七邑最孤寒,每辱黄堂刮眼看。”这里的“七邑”指的是官职或职务较低的地方,诗人自称在这样的地方感到极度的孤独和冷清。每当走进朝堂,即便是最繁华的地方,也只能用力睁大眼睛去寻找可以交流的人,这种情形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之寂寞。
“乍可郡无九年蓄,要令民受一分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期望。希望能够在任期间做到为民造福,让百姓能得到实惠,即便是微小的恩泽也是难得的。
“公闲去伴种司谏,我懒思寻靖长官。”这里的“公闲”指的是朋友即将离去,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朝政的关心和不满。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清廉长久的官员来治理国家。
“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这一句中,“龙门”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通过的地方,而“称弟子”则是表示对某位师傅或前辈的尊敬。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示了自己的学养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感知惟有寸心丹”则强调了内心深处对于真挚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如官场的冷酷与民生之忧。
行行得好辞,忽忽疑昼梦。
朝餐手不释,夜卧心屡诵。
皎若朱丝弦,清于玉壶冻。
美人家三世,有笔修五凤。
诗从周汉学,不记梁与宋。
深沉大招赋,汗漫长杨讽。
玄机捩天关,远思弥禹贡。
诗人例空言,此士有实用。
经权粲衡石,事物森纪统。
上官畏争执,疲俗感哀痛。
情虽到真核,法必任宽纵。
有才人所难,既老心不动。
蕴玉讳求沽,韬弦耻争中。
自言州县久,差胜市朝鬨。
岁晚无万牛,江空偃孤栋。
今年何因缘,诸使忽倥偬。
倒海觅珊瑚,搜山出银瓮。
似闻二星来,约与元帅共。
推君上周行,为国选汤众。
荐员每如此,物论宁不衷。
泛水拔红蕖,腾云上青鞚。
所悲贱子远,不及诸贤送。
投身伴鸮鹏,矫首瞻洛雍。
天乎祸吾宗,伯也困淹讼。
惟君援以手,此德不可颂。
但祈张夫子,早作汉郎从。
展尽黄石书,归来赤松洞。
此时从之游,必与我伯仲。
《次韵江陵张书记送行》【宋·项安世】行行得好辞,忽忽疑昼梦。朝餐手不释,夜卧心屡诵。皎若朱丝弦,清于玉壶冻。美人家三世,有笔修五凤。诗从周汉学,不记梁与宋。深沉大招赋,汗漫长杨讽。玄机捩天关,远思弥禹贡。诗人例空言,此士有实用。经权粲衡石,事物森纪统。上官畏争执,疲俗感哀痛。情虽到真核,法必任宽纵。有才人所难,既老心不动。蕴玉讳求沽,韬弦耻争中。自言州县久,差胜市朝鬨。岁晚无万牛,江空偃孤栋。今年何因缘,诸使忽倥偬。倒海觅珊瑚,搜山出银瓮。似闻二星来,约与元帅共。推君上周行,为国选汤众。荐员每如此,物论宁不衷。泛水拔红蕖,腾云上青鞚。所悲贱子远,不及诸贤送。投身伴鸮鹏,矫首瞻洛雍。天乎祸吾宗,伯也困淹讼。惟君援以手,此德不可颂。但祈张夫子,早作汉郎从。展尽黄石书,归来赤松洞。此时从之游,必与我伯仲。
https://shici.929r.com/shici/KHgNNUxa7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