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春色正无涯,柳覆长堤绕浅沙。
何事寻芳游女伴,踏歌犹按后庭花。
马前春色正无涯,柳覆长堤绕浅沙。
何事寻芳游女伴,踏歌犹按后庭花。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隋堤上的美丽景色,以及游女们踏歌游玩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句“马前春色正无涯”,以马行于春日之景起笔,春色无边无际,展现出春天的广阔与生机。接着,“柳覆长堤绕浅沙”一句,通过柳树覆盖长堤、延伸至浅沙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同时也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何事寻芳游女伴,踏歌犹按后庭花。”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描绘了一群游女在春天里寻觅美景,她们踏着轻盈的步伐,唱着欢快的歌曲,仿佛是春天的使者,为这幅画卷增添了生动的人文气息。这里的“后庭花”不仅指代了某种特定的花卉,也暗含了对古代宫廷生活的联想,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美之情。
千叶名花阆苑移,浓香百和为重肌。
藻翘半脱春如醉,翠袖轻扶夜更痴。
赋就陈王空自怨,佩遗交甫至今疑。
承恩不向金涂立,入道初将羽帐离。
步月有时羞素女,行云无意妒瑶姬。
水边寂莫谁能赏,林下风流总未知。
肠断二生孤旧约,眼明万槁出新枝。
朱弦五十闲瑶瑟,黄九为君重赋诗。
在路日思归,已倦风水艰。
前经石门店,喜见西南山。
忆我初去乡,忽忽三十年。
儿童尽成老,此邻无复存。
阡陌迷东西,甲第空毁垣。
秋风落古木,方池荣夏莲。
倏忽惊世换,岂独遇神仙。
萧萧井西宅,白昼唯高眠。
所欣无维执,贫贱何足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