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龙骤朝暮,百川无西回。
所以陶阮辈,落魄事酒杯。
共尽生者乐,勿为死者哀。
借问东方朔,桃花今几开。
秦皇及汉武,求仙亦荒哉。
弱水三万里,何处登蓬莱。
与君且一适,随意坐苍苔。
六龙骤朝暮,百川无西回。
所以陶阮辈,落魄事酒杯。
共尽生者乐,勿为死者哀。
借问东方朔,桃花今几开。
秦皇及汉武,求仙亦荒哉。
弱水三万里,何处登蓬莱。
与君且一适,随意坐苍苔。
这首诗《饮酒(其一)》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全诗以饮酒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句“六龙骤朝暮,百川无西回”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不息,六龙象征太阳运行,百川比喻河流东流,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接着,“所以陶阮辈,落魄事酒杯”引用了陶渊明和阮籍的例子,说明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借酒消愁成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放浪形骸、寄情于酒的生活态度的认同。
“共尽生者乐,勿为死者哀”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认为活着的人应该享受生活,不必过分哀悼逝去的生命,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接下来,“借问东方朔,桃花今几开”借用东方朔的故事,引出对自然更迭的感慨,桃花的开放与凋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秦皇及汉武,求仙亦荒哉”是对古代帝王追求长生不老的讽刺,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判。最后,“弱水三万里,何处登蓬莱”引用神话中的弱水和蓬莱岛,象征着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理想的无奈。
“与君且一适,随意坐苍苔”则是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乐的愿望,表达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饮酒这一主题,探讨了人生、历史、自然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