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围行殿周遭住。万里看牧羊父。
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
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
又秋风落雁归鸿,怎说到无言语处。
山围行殿周遭住。万里看牧羊父。
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
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
又秋风落雁归鸿,怎说到无言语处。
这首元代冯子振的《鹦鹉曲·松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画面感的画面。首句“山围行殿周遭住”,写出行宫被崇山峻岭环绕,给人一种封闭而静谧的感觉。接着,“万里看牧羊父”暗示了宫殿之外广阔天地间,牧羊人孤独的身影,增添了空间的辽远和历史的沧桑。
“听神榆树北车声,满载松林寒雨”两句,通过“神榆树”和“北车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冷寂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车轮在雨中碾过松林的回响,增添了时空的深度。这里“寒雨”一词,不仅描绘了天气,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应昌南旧日长城,带取上京愁去”进一步点明了历史遗迹,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形成对比,诗人借长城的痕迹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带取上京愁去”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融为一体。
最后,“又秋风落雁归鸿,怎说到无言语处”以自然景象收束,秋风中的大雁南飞,鸿雁归来,寓意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诗人却只能借无声的景致来寄托无尽的思绪,留下深深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元曲的独特魅力。
麻姑连峰秀,仙人昔游盘。
之子禀清淑,皎然冰雪颜。
羁丱慕冲素,从师造天关。
朝采碧珠华,夕骖白云鸾。
嘉命被恩宠,飘飘暂南还。
七宝得真镜,三茅领仙班。
送别相兴期,行当一登攀。
愿乘泠风御,翱翔五云端。
保我之民兮邑此方,崇其牖兮浚其隍。
民不惊兮志定,眷灵修兮作民命。
堤杨兮结阴,青青兮蔽林。
女墙坚兮有郛有郭,绕洄湾兮濠归于壑。
灵之来兮玄都,飏旂旌兮若荼。
陈一豕兮两羭,载斟酌兮百壶。
城兮隍兮,吾永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