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湖光楼上头,阑干十二古今秋。
一川碧浪与天远,满地白云如水流。
往事但闻吴苑在,幽人多爱习池游。
长年风景寻常好,日日芳筵烂不收。
山色湖光楼上头,阑干十二古今秋。
一川碧浪与天远,满地白云如水流。
往事但闻吴苑在,幽人多爱习池游。
长年风景寻常好,日日芳筵烂不收。
此诗《湖光山色楼》由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描绘了一幅山水楼阁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自然之美。
首句“山色湖光楼上头”,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将读者引入一个山水交融的梦幻世界,山色与湖光交相辉映,楼阁矗立其间,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静谧仙境。
“阑干十二古今秋”一句,通过“阑干”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楼阁四周的栏杆,更隐喻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厚重。十二个“阑干”,既指数量之多,也暗示着时间的漫长,每一根栏杆都承载着过往的故事与情感。
“一川碧浪与天远,满地白云如水流”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广阔的湖面比作碧绿的波浪,与天际相连,而满地的白云则如同流水一般悠然自得,生动地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丽与宁静。
“往事但闻吴苑在,幽人多爱习池游”中,“吴苑”和“习池”均为古代著名园林,此处借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诗人似乎在说,尽管那些园林已不在,但它们留下的故事与记忆依然鲜活,吸引着那些寻求心灵宁静的人们去探寻与回味。
最后,“长年风景寻常好,日日芳筵烂不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时刻的珍视。无论是长久以来的风景,还是每日的宴席,都是值得细细品味与享受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
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
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
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
闺人费素手,采缉作絺绤。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