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
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
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
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统治者好生乐利的一种批评态度。全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
“西师万众几时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无休止的情况感到哀痛,希望能够早日结束。这里的“西师”指的是远征的军队,而“天书近已裁”则隐含着对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的深刻忧虑。
接下来的“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两句,则是对当时官吏和将领的批评。文吏本应以文治国,如何却也沾染上战事;而将领则沉迷于战争的胜利之中,不知收手。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扩张的思考。这里的“拓土成王道”暗示着通过武力扩张领土并非长久之计,而“从古穷兵是祸胎”则强调了战争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灾难根源。
最后,“陛下好生千万寿,玉楼长御白云杯”两句,则是对统治者的一种讽刺。诗人通过对君主长寿和享乐的描绘,实际上是在批评他们沉迷于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大计。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情感和严肃的历史观,更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群乌小笔聊耳尔,岂足贻谋为儿子。
汝今装袭亦自好,汎多题辞大夫士。
我家孝悌仍力田,自此相传逾百年。
门前大树已合抱,今有此鸟巢其颠。
人云乌来不易得,他家岂无树千尺。
北平乃见猫相乳,江洲亦闻犬同食。
我惭何有于乌乎,我自我兮乌自乌。
汝当力行为己事,毋但区区重画图。
东风暖入藏春坞,狸奴引群三复五。
花容旖旎披氄毛,草木蒙茸衬香土。
荧荧眼光一线微,绿树阴中日亭午。
徜徉仰俯真自适,曳尾摩须或交股。
腥膻谁问食无鱼,捕逐宁知田有鼠。
朋侪亲狎少忤触,子母追随争哺乳。
生生物性皆天然,甄陶喜见阳和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