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怀问安》
《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怀问安》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律诗

短长昼夜岂须惊,长与天清与地宁。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

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

(0)
鉴赏

此诗《病枕和答高明黎君民怀问安》是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湛若水以道家思想为底蕴,其诗文往往蕴含深邃哲理,此诗亦不例外。

首句“短长昼夜岂须惊”,诗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认为日夜更替本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忧虑或惊惧。接着“长与天清与地宁”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宇宙和谐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宁静和谐状态的向往。

“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旅途中偶遇的客人与严冬中绽放的花朵进行对比,暗示即使在逆境或艰难时刻,也应保持乐观与希望,正如冬日里的一朵花,虽不显眼却依然绽放。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这里诗人探讨了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以及通过调和阴阳(亥子代表阴阳)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如同烹制出的太一羹,寓意着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最后,“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诗人以戏谑的口吻,将造物主比作调皮的小孩,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表达了对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年迈之人的关怀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湛若水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独特见解,还蕴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落花

夜来经雨学啼妆,今日摧红怨夕阳。

已落旋随春水急,强留还怯晚风狂。

应将别恨凭莺语,更把归期趁蝶忙。

谁谓多情消不得,梦魂犹惜满栏香。

(0)

东台山

谁谓前人不可攀,金杯泛菊且开颜。

但知落帽临风醉,未必龙山胜凤山。

(0)

踞湖山六题·其三飞泉坞

高崖落飞泉,深源味冷冽。

云津留玉乳,石髓澄金屑。

淙淙危磴响,滴滴苍藓缺。

溅沫洒明珠,满涧融寒雪。

岩夫就漱饮,姬子临浣洁。

不独愈痼疾,自可清内热。

(0)

化成岩

交臂寻幽岁已残,瘦藤枯石重跻攀。

忽逢阴洞龙开室,下瞰寒溪玉绕山。

猿鸟窥帘如旧识,藤萝引径入蹊閒。

游人自向红尘去,日莫老僧催闭关。

(0)

句·其十七

解愠薰南风,截雨横东虹。

(0)

游环溪·其二

漾漾溪流碧照天,荇丝荷叶小如钱。

容易白鱼时挂网,插生幽鹭肯回船。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