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子雅怀江海情,船头葺屋爱临清。
波间明月有时堕,水底白云终日行。
幽鸟踏波看洗盏,老龙抱石听吹笙。
伤心华屋成尘土,便拟从君觅翠瀛。
旷子雅怀江海情,船头葺屋爱临清。
波间明月有时堕,水底白云终日行。
幽鸟踏波看洗盏,老龙抱石听吹笙。
伤心华屋成尘土,便拟从君觅翠瀛。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旷维宁于舟中架屋名临清轩》描绘了主人公旷子在江海之上,以船为家,独享宁静与自然之美的生活情境。"旷子雅怀江海情"一句,体现了旷子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由江海的向往。"船头葺屋爱临清"则写出他在船头建造小屋,亲近清澈水面的场景。
"波间明月有时堕,水底白云终日行"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月落水中、白云悠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氛围。"幽鸟踏波看洗盏,老龙抱石听吹笙"更是赋予自然以生命,通过鸟儿和龙的活动,展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伤心华屋成尘土,便拟从君觅翠瀛"表达了诗人对繁华过往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中的翠瀛仙境(可能指隐逸或仙境)的向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归隐之心。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生我于虚,置我于无。
至精为神,元气为躯。
散阳为明,合阴为符。
形为灰土,神为仙居。
众垢将毕,万事永除。
吾驾时马,日月为卫。
洞耀九霄,上谒天帝。
明明我众,及我门人。
伪道养形,真道养神。
懋哉懋哉,馀无所陈。
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
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
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混沌未分我独存,包含四象立乾坤。
还丹须向此中觅,得此方为至妙门。
煮石烹金炼太元,神仙不肯等闲传。
人能认得其中理,夺尽乾坤造化权。
百首荒辞义亦深,因传同道决疑心。
华池本是真神水,神水元来是白金。
取将白金为鼎器,鼎成潜伏汞来侵。
汞入金鼎终年尽,产出灵砂似太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