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叫云碧,乱山今夜秋。
若无良梦寐,何以对林丘。
虎气吹沙冷,萤光拂水幽。
坐知灯火下,也自忆玄州。
一雁叫云碧,乱山今夜秋。
若无良梦寐,何以对林丘。
虎气吹沙冷,萤光拂水幽。
坐知灯火下,也自忆玄州。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坐夜中的思绪与情感。
首联“一雁叫云碧,乱山今夜秋”以雁鸣衬托出夜色的宁静与秋意的浓重,一只孤雁在碧空中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颔联“若无良梦寐,何以对林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梦境的渴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无奈与遗憾。这里的“林丘”既指眼前的山林,也是诗人内心向往的宁静与和谐之境。
颈联“虎气吹沙冷,萤光拂水幽”运用对比手法,将虎的威猛与萤火虫的微弱进行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有野性的力量感,又有柔和的诗意氛围。虎气吹沙冷,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威严;萤光拂水幽,则展现出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温柔与神秘,两者共同构成了夜晚山林的独特风貌。
尾联“坐知灯火下,也自忆玄州”点明了诗人独坐夜中的真实情境。灯火下,不仅是物理上的光线,更是心灵的慰藉与思考的场所。这里“玄州”可能是指某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身世悠悠水上萍,高人栖泊傍岩扃。
浮生甫里从无宅,择胜坡翁别有亭。
意匠经营殊雀舫,心机忘尽对鸥汀。
推篷小酌江天碧,下碇遥连海屿青。
岂必侵星游别渚,不妨撑月吸波泠。
鲎帆隐隐当窗起,鱼艇飘飘倚槛停。
雨洒春波檐欲没,潮回秋浦酒初醒。
危樯飐浪吾何恐,击棹成讴客喜听。
京洛尘缨思一濯,长风借便可扬舲。
万壑千崖堆玉尘,老松僵立霜皮皴。
行人飞鸟不见影,渔蓑揭揭趋江滨。
荒村酒薄鱼可换,径须一醉宁知贫。
诗人往往敬画此,不誇锦帐罗醲醇。
使君爱诗复爱画,行吟坐对皆天真。
高堂六月苦炎热,披图便觉融心神。
清飙拂座送凉冷,寒岫照眼增嶙峋。
欲凭一问茅檐下,或有扃门高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