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雍门琴,不学牛山啼。
当尊歌慷慨,一曲箜篌词。
滔滔江汉水,东逝无还期。少壮几日,倏忽衰颓。
人无贵贱,今古同悲。翘首望神仙,精魂天外驰。
天风飘飘空中起,吹我蓬莱山之涯。
道经紫泥海,海水沾我衣。
欲往虞渊沐,日莫空迟疑。
不鼓雍门琴,不学牛山啼。
当尊歌慷慨,一曲箜篌词。
滔滔江汉水,东逝无还期。少壮几日,倏忽衰颓。
人无贵贱,今古同悲。翘首望神仙,精魂天外驰。
天风飘飘空中起,吹我蓬莱山之涯。
道经紫泥海,海水沾我衣。
欲往虞渊沐,日莫空迟疑。
这首《箜篌引》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开篇“不鼓雍门琴,不学牛山啼”,诗人以反问的方式,拒绝了借助音乐或泪水来表达哀愁的传统方式,暗示了他寻求更为深刻和内在的情感表达。接下来“当尊歌慷慨,一曲箜篌词”则表明诗人选择以歌曲来抒发情感,特别是那激昂慷慨的箜篌曲,似乎预示着一种超越常规的表达方式。
“滔滔江汉水,东逝无还期”,诗人以江汉水东流的形象,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可逆转,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紧接着“少壮几日,倏忽衰颓”,进一步描绘了生命的易逝,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仿佛瞬间发生。
“人无贵贱,今古同悲”,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共有的命运,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面对生命的无常,人们都会感到悲伤。诗人在这里将个体的体验提升到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层面。
“翘首望神仙,精魂天外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想象自己如同精魂般飞向天空,追寻那遥远的神仙世界,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最后,“天风飘飘空中起,吹我蓬莱山之涯”,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诗人仿佛被天风吹送至蓬莱仙山的边缘,暗示着他内心的向往与追求。而“道经紫泥海,海水沾我衣”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现实的旅程,仿佛穿越了神秘的紫泥海,体验了非凡的冒险。
“欲往虞渊沐,日莫空迟疑”,表达了诗人想要沐浴在太阳落下的地方,即虞渊,以洗涤心灵的愿望。然而,时间紧迫,他不能犹豫,这既是对时间宝贵的认识,也是对行动果断的呼吁。
整体而言,《箜篌引》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由和超越世俗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
霜晴收敛少在家,饼饵今冬不忧窄。
胡麻压油油更香,油新饼美争先尝。
猎归炽火燎雉兔,相呼置酒喜欲狂。
陌上行歌忘恶岁,小妇红妆髻簪穗。
诏书宽大与天通,逐熟淮南几误计。
堕巢拾槁枝,微火吹孤萤。
风火一相得,须臾细烟青。
暖焰遂腾上,凛冽回玄冥。
君看金鼎火,其初亦荧荧。
至理存橐籥,奇功挟风霆。
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
超然出尘世,岂独制颓龄。
劝君勿虚死,万过诵黄庭。
清晨放船落星石,大风吹帆如箭激。
回头已失庐山云,却上吴城观落日。
夜深龙归擘祠门,入木数寸留爪痕。
明朝就视心尚慄,腥风卷地雷霆奔。
归船买酒持自慰,性命平生惊屡戏。
固知神怒有定时,波纹蹙作鱼鳞细。
如今衰病卧林坰,霜覆茆檐月满庭。
松声惊破三更梦,犹作当时风浪听。